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妈妈教的数学》读后感_1100字

(2019-10-07 00:26:48) 读后感

《妈妈教的数学》读后感1100字

         不是孩子不好,是我们家长没做好。这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最深刻的感受。

本来想说的是除了天赋,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后来一想,孩子的天赋来自哪呢?不还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吗?如果父母禀赋一般,就不要责怪孩子成不了神童。如果孩子基因突变成神童,最后却成为仲永,那就更是父母的责任。

  • 看这本书的时候多次为文中的妈妈点赞,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教育思路是很多专业人士都比不了的,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招?看到后来明白了,这和家庭有重要的关系,作者母亲由于身体原因没上大学,家里父辈同辈其他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样想来智商肯定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母亲在帮助自己父亲的过程中接受了许多古老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对孩子的兴趣引导和自信心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具体掌握多少知识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激发了多少兴趣。

  • 寻找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并借机发挥,把话题引到孩子有兴趣的层面,这才是合格的妈妈应该做到的。

以前关注的都是育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引导孩子学习方面没怎么太在意过,以为孩子还小,知识太简单,殊不知父母的正确引导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只是孩子可能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而不能让孩子成为全才。

这本书不仅仅是针对数学的思维启蒙,还有很多教育理论,这是目前为止我做笔记和书签最多的一本书,好多都值得打印出来进行自我省视。不要做全能妈妈,要宽容,要有长远的眼光,建立孩子的自信,构建孩子的思维模式……

如果单纯灌输大量的知识反而失去了求学、求知、读书的乐趣,那才是得不偿失的。
父母生一个孩子,难道就是为了通过指责孩子的错误来体现自己的责任心吗
妈妈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妈妈。妈妈最应该扮演的就是陪伴的角色、好奇的角色、能够不断交流的角色,并在交流中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能够反思做过的题目。不要用厌恶的心情看待错题,要用拥抱的姿态来面对错误的答案。

相比较之下,自己做的真是远远不够,孩子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内省。

这本书很贵,物有所值,里面提到的很多解题方法也都验证了,但还有两个没太明白,智商不够!有些方法很好,有些更喜欢现在课本里的方法,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教你方法,如作者所言,是找到开启心智的钥匙,每个孩子都是一把独特的锁,也需要每个家长都下一番功夫去寻找这枚钥匙!

妈妈教的数学不是招数、技巧,也不是口诀、宝典,而是让心智开启的钥匙,让兴趣迸发的力量!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