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无的十字架》_精选读后感_700字
(2020-01-21 14:22:11) 读后感 -
《虚无的十字架》_精选读后感700字
正是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出完美的审判,才会寄希望于虚无的十字架,希望通过它来弥补法律的空缺,让罪犯感受到和被害者以及其家属一样的痛苦。
对于一个有良知的人,十字架会成为他们余生的重负,但是对于残忍冷漠的人渣来说,只有刑罚才能给予他们惩戒。
死刑作为一种极刑,本着杀人偿命,血债血偿的原则。在这本书里,东野奎吾借小夜子之笔,道出了对死刑制度意义的探讨。第一,目睹凶手被处决是遗族茫茫人生路上的一个中点站,失去亲人的痛苦无以复加,甚至时间也无法平复,但是一想到杀害亲人的凶手还在生活着,还会兴趣爱好,这简直比一切刑罚都要残忍;第二,对于穷凶极恶的凶手,死刑能够彻底断绝他们再犯的可能性,毕竟即便是被判处了无期,还是有可能获得假释的,而再犯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但是死刑真的是最合适的解决之道吗?
对于仁科和纱织,这两个善良的人用余生偿还年少无知时欠下的命债。两人初尝禁果,得知怀孕后慌乱的两人没有选择求助,而是不动声色的等待预产期的到来,然后将新生的婴儿杀死。作为儿科医生的仁科,拯救了不知多少条生命,包括他的妻子;而纱织,她的整个生活都被那一起命案毁掉了,她觉得自己不配活着,自甘堕落,时刻陷在深深的自责中。倘若让此时的他们,因为二十几年前一条错误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再去承受死刑的处罚,让他们的亲人也成为遗族,这是合适的吗?我觉得不是。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善良的人因为一时糊涂,犯了不可弥补的错误,最后落得和穷凶极恶之人一样的结局,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显然不是,但这就是法律的本质所在,为了保障人的权益,就要从最恶的角度揣摩人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