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折叠》_精选读后感_500字
(2020-01-07 08:18:39) 读后感 -
《北京折叠》_精选读后感500字
冲着雨果奖的名气而来,但我却觉得它甚至不能称之为科幻小说,它反而更像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动物庄园》这一类更偏向于政治隐喻的小说,所谓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对应的不就是社会阶层么?它距离科幻太远,与现实反讽意味更近。很多评论在拿它跟《三体》比然后来一番尬吹,虽然是都得了雨果奖,但以科幻小说对比,它和《三体》比,差太远了。同样,若把《一九八四》的场景设定在科幻的时空,我们会觉得它就是一部科幻小说了吗?不会。可《北京折叠》就是这么一部小说。完全没有科幻, 只有设定,没有任何科学支撑,也没有科学理性的的推演。“折叠”只是一个噱头,不仅是一个科幻的空壳,甚至对于故事的主题也没有显出足够的必要性。全文下来,折叠的唯一作用就是完成对时空的割裂使得阶层间的流动成为不可能这个设定。抛开科幻不说,作为现实题材来看,这样的刻画也显得简单幼稚,作为小说主角的老刀甚至没有《一九八四》的老大哥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想想,《三体》若没有文革那些内容估计也拿不了奖,毕竟《三体》第二部明显优于第一部,却没拿奖。雨果奖这种西方设置的奖项大约也是为西方价值观和政治诉求服务的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