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_精选读后感_3500字
(2020-01-05 23:35:44) 读后感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_精选读后感3500字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张幼仪:
看到这篇文章,我开始深深的敬佩张幼仪,甚至非常羡慕她。倒不是羡慕她遇见这样的徐志摩,我是羡慕她离婚后为自己所做出的改变。
她,书香门第、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忍辱负重、知舍断离、拿得起放得下,她的很多优点都是一般的女子所没有的,很难做到的。
绝大部分女子,都似林黛玉,弱不经风、遇到如张幼仪此等状况,大多都是梨花带雨、部分还会寻死觅活。像张幼仪这样,因徐志摩的离去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耀眼的女子,少之甚少。其实做为一名女子,不管有没有嫁人,自食其力是最基本,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我个人觉得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不一定非要男性才能撑起一个家,女子也可以。
还记得几年前,我想独自一个人来长沙开店,很多老人家都说,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开店,我总是回他们说:谁说女子不如儿郎?他们总会沉默一会儿,然后说:是倒是,可是你一个人毕竟还是太累了,有个人帮你多好。我会说:别人都是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
几年过去了,我的想法依然不变。女人,该如张幼仪。
陆小曼:
在看这本书之前,徐志摩在我心中是比较完美化的,浪漫主义诗人,写过很多的情书。我印象中的徐志摩是温软如玉的,因为我还记得我们高中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可没有深究过他背后的故事,我一直以为徐志摩像林徽因一样,有着完美的爱情故事,然而并没有。陆小曼给我的感觉是傲慢的,或者说是公主病很严重的一位女子,超出两个人预算的支出,让徐志摩为钱疲于奔命。陆小曼这位“名媛”,能力出众却没有发挥出她为“名媛”所学的所有知识。作为“名媛”的她,是很优秀、很出众的。只是作为徐志摩的妻子,她没有做到作为妻子的责任与义务。
她的后半生让我觉得,她于徐志摩,是有爱情的。至少,是爱过的。
林徽因:
林徽因真是位才女,也是个幸运的女人。爱情事业双丰收,既有深爱着她的梁思成,也有她深爱着的事业建筑学。她天资聪颖,学很多学科都学有所成,学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梁思成对她的好,她是受得住的,是值得的。如此女人,何人不爱。庆幸的是林徽因遇到了她爱的人。梁思成爱她,不是爱她的外在美貌,也不是爱她的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梁思成爱着林徽因真实的她,她也会发脾气,她也会不高兴,可即便这样,梁思成还是爱着,为她学会了打针,为了做一切只要对她好的事情。爱得无可取代。
宋庆龄:孙中山之妻
宋家三姐妹实际上都嫁的很好,宋蔼玲嫁给孔子的第75代传人,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宋庆龄则嫁给孙中山,宋庆龄比孙中山小了三十来岁,从最开始的仰慕,到渐渐变成爱慕。两个人的革命热情,共同的目标——为拯救中国出力,及革命中的先驱思想,让两人越靠越近,既是惺惺相惜的战友,又是心心相惜的夫妻。两人无话不谈,在这位自己敬仰的男子面前,她表现的并不是一位粉丝形象,而是一位平等智慧的女子,常常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表达出自己对革命的理想、热切的期盼和解救中国的愿望。
尽管他们在一起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但是他们全然不顾,毅然决然决定在一起。他们在一起不是儿女私情的任性不懂事,是对共同事业有所期盼,是有拯救中国的革命理想的一致目标在前方牵引着他们。所谓志同道合,便是如此。
她没有姐姐一般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也没有妹妹一样琴瑟和谐、相伴到老的夫妻之情。我想她拥有的,是和孙先生在一起战斗的激情;是和孙先生的情投意合、志同道合;是孙先生至死的那句“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有这些,便足矣。
宋美龄:蒋介石之妻
宋美龄是宋家的第三小姐,明确知道自己的实力和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子。当那个人出现在眼前时,她就知道他就是自己的那个他了。因为跟着宋庆龄在美国有长达十年的留学,所以对国外的教育、婚姻、生活习俗都有很深入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是除了脸庞,她就像一个美国人了。所以,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嫁给了蒋介石总统,在这段婚姻里,她不卑不亢、不委曲求全、不刻意趋附,只做她自己,还成功的改造了他的丈夫。
不仅仅是性格脾气上的改造,还有最具有选择性的宗教信仰,也因宋美龄而改变。这段情,足见其深。蒋介石留给他儿子的话语都是关于宋美龄,他心中无时无刻都有她,这是何等的感情呀。真是令人羡慕的女子。
宋美龄跟丈夫蒋介石有共同的事业、有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后来更是共同信仰同一个宗教-基督教,这对夫妻两个人来说,其实是比较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志向。
最成功的不是宋美龄完美的改造了蒋介石,而是这位男子如此深情的爱着他。
王明华:梅兰芳的第一位妻子
两人最开始是过着恩恩爱爱、甜如蜜饯的生活,膝下有一儿一女,可谓人生圆满。
而王明华自己也曾经是京剧世家,只是为了梅兰芳心爱的京剧事业退出自己的事业舞台,一心一意为梅兰芳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孝顺公婆,为梅兰芳放弃一切,全心全意、心甘情愿为梅兰芳付出一切,甘愿做她背后的女人。
然而,一场天灾夺走了她的一切,包括梅兰芳。一双儿女因病双双离他而去,而旦角之王家里怎么能无后,她心胸坦荡,退一步允许梅兰芳再娶,本是幸福满满的家庭瞬间就支离破碎。
深明大义的她,最终因肺结核病而去世,一个人孤苦伶仃,没有儿女没有丈夫。一方面我觉得她是悲哀的,一方面我觉得她也是幸福的。悲哀于后半生自己独自一个人承受孤独和病痛,无人可依。幸福于她前半生在梅兰芳身边的日子,都是甜蜜的回忆。
就如文中所说“把幸福建立在一个男人是否能爱你一辈子上,是件难度太高的事,而且,很有可能是件破釜沉舟毫无退路的事。”
我们应该把幸福建立在自己身上,就像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离开他而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才会更幸福。王明华这般放弃自己的所有,而成全梅先生的一切,是爱的太深,做的太笨。为了全心全意让梅先生好好演出,自己不顾一切做了绝育手术,真是把自己的后路断的干干净净全然无路可退了。
于凤至:张学良的发妻
看到于凤至为这个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爱她的男人,付出了自己的后半生,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他的时候,眼泪几乎都到了眼眶,因为在店内看书,强忍着眼泪以至于没有夺眶而出。
凤至张,张于凤至,这是何等的深情,自己的名字以他为姓,为他冠名。
她是他的发妻,一生都围绕着他为他付出。他入牢被困失去自由,她在美国为她想尽办法、绞尽脑汁,最终让舆论给政府压力,才给他自由。
她后来做房地产,做投资炒股,事业可谓风生水起,却终究孤独一人,一生都在等张学良,为张学良置好了别墅,装修风格、物品摆放皆与原前都一致。她说,等张学良获得自由归来,这别墅让她和赵四小姐一同养老。
等到她去世的那一天,她依然没有等到,一份深情,他欠了她一辈子。
她在她墓穴的旁边留了一处空穴,留给张学良的,生前未能如愿,死后方得一处。可是张学良再一次辜负她了,还是葬在了夏威夷赵四小姐的墓穴旁。
这一世,他负了她一世。
蒋碧薇:徐悲鸿之妻
从文中来看,蒋碧薇实际上还是比较彪悍的,向徐悲鸿要分手费,一开口就是一百万,以及每个月的抚养费,当时的徐悲鸿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两万。但可能出于对蒋碧薇的愧疚,也就割爱答应了。
如若蒋碧薇在徐悲鸿求和的时候,不那么要面子的悲壮和气势汹汹,如若她心软再次接受他,可能她们的余生会是很好的结局。
徐悲鸿也却是花心,和蒋碧薇在一起时,戒指刻“碧薇”,后来,和多慈在一起后,马上就重新打造了新戒指“慈悲”,仿佛他立马就要宣布他的主权一样。
廖静文:徐悲鸿第三任妻子
,单纯、执拗的天才绘画大师,决裂了锦瑟年华携手私奔的原配,错失了而立之年苦恋十载的淑雅红颜,终于在过尽千帆之后找到了真正适合他的女子——以他为中心的女子。
我想,廖静文才是徐悲鸿晚年最想遇见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吧,一个以徐悲鸿为中心的女子,徐悲鸿一定也还是深爱着原配蒋碧薇的,只是自作孽不可活呀,是自己先辜负了蒋碧薇的深情,爱上了孙多慈。晚年的归属廖静文,才是他刚刚好想遇上那个她。
整本书于2018年1月17日 00:31阅读完毕。
看完了整本,大多故事中这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都是当之无愧的,都是才华横溢,是我羡慕之至的女子。我羡慕他们有资本和能力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例如琴棋书画、诗歌舞蹈等,可望而不可即。
他们都是有才华的女子,可是各有各的生活,或幸福、或悲哀、或甜蜜、或单纯、或彪悍等等,千姿百态,但是每一个故事都令我记忆深刻。从这里我才知道,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民国年代,诗歌名人,也处处留情,也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矫健,也有“深情莫及”“非你不娶”的男子。
只是任何年代的任何女子,幸福总归是靠自己争取的,任何幸福都是自己创造,不能依赖于男人。把自己的终生幸福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到头来极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要爱惜自己,不能无底线的依附于男人。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从内而外,散发迷人的魅力。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