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头凤尾》读后感_1800字
(2019-08-17 00:22:47) 读后感 -
《龙头凤尾》读后感1800字
读《龙头凤尾》
第一次知道马家辉是在圆桌派里面。第一次知道《龙头凤尾》还是在圆桌派里。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读了一读《龙头凤尾》,语言中夹杂着一些广东香港话,可能对于有些读者来说,不是很晓得其中有些话语的意思,但是对于从小就听过广东话的我来说,这语言,很是让我亲切。
《龙头凤尾》是马家辉的第一步长篇小说,讲述了陆北才(南爷)这个男人的一生传奇故事:陆北才生在乱世,长在乱世里的江湖,小村木匠稀里糊涂投了军营,辗转逃去了华夷混杂的香港,便在此落地生根。当过车夫,混过帮派,由北而南,最后托身洪门,执掌一方堂口,肩上扛起了几百个弟兄的生计。
他们是互不靠近的船舶,却在同一个江湖。
在这样的时局里,每个人都背负着世界的混乱,以及混乱里的怨怼。
跟你对赌的并非其他,而是命运,只是命运。
一九三六年的中国,时局纷乱不明,内战外战一触即发,本是广东乡下一个木匠的陆北才被抛进时代的浪涛里,揉搓、碾压,沉沉浮浮。
离家去陈济棠部队当兵,无意间窥知兄弟的秘密,差点丢了性命;偷渡到香港卖苦力讨生活,又卷入一场洋人的命案;无奈之下逃到广州,经弟弟引介加入洪门……在跟命运的对赌里,陆北才似乎总有化险为夷的运气。再次回到香港的他,改名北为南,搖身一变成为孙兴社龙头,江湖尊称的“南爷”。
但历史的赌局从来不按牌理出牌,日本人的威胁一天天迫近,上海青帮来了,汪精卫的人来了,江湖翻江倒海,而南爷心底的秘密炸弹也仿佛随时会引爆……
纵观《龙头凤尾》整本书,写江湖,写城市,写历史,更是通过上帝视角来看陆北才传奇一生。除开人们加诸在南爷身上的那些沉重的东西,我首先看到的,还是马家辉对“命运”的观照。
王德威在评《龙头凤尾》中写道:“人,作为历史行动者或社会行动者,在什么情景下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从古至今,做选择不是想怎样选就能去选,這过程关乎环境、对手、合作者,究竟我们掌握了多少资讯來判断和博弈。”马家辉在这部小说里,想要极力探讨的主题之一,便是人在时代洪流里的命运抉择。
或者说,人可以有选择吗?
马家辉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强烈的“命定感”:
人的命运也实在难说,像在赌桌上,什么样不可能拿到的好牌或烂牌都有可能拿到,你说是巧合吧,倒又怀疑暗有天意。连一辈子崇尚理性的胡适也说过\\麻雀牌里有鬼!”在命运面前,你哭,你笑,你哀求,随便你,命运自有它的走向,可能听取你的意见,也可能置若罔闻,到最后,你唯有低头认受。(P37)
“乱世里的江湖人,活得都像爆竹,轰然一响之后,粉碎落地,红彤彤,却是血腥的红而非喜气的红,里面有自己也有别人。”对命运的拨弄,南爷有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逆来顺受。“是鸠但啦!”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他对于人生际遇的态度:“是但,求其,都是无所谓,骂一骂,再坏的事情立即被调理妥当,变成可以接受,或无所谓接受不接受。”
——在南爷的人生里,踏出第一步以前,永远不知道第二步在哪里,踏完第二步,又有了意外的第三步。既然每一步其实都是在迷路,那走到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须知,是命运在给我们提供选择,不是我们能够选择命运。于是,在这些人生际遇的重大关口,何须去强挣些什么?不过是一程一程地走下去,走到哪里算哪里,碰上什么算什么。等这一辈子走到底,再回头看,才悟到这样顺其自然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是自己的人生。
如若褪下这狭邪禁忌的断背底色,《龙头凤尾》里的爱情,不过仍是情欲背叛的传统母题,只因被放置在乱世江湖、恩义情仇的背景里,点染了同性禁忌的桃色,便更显图穷匕见,退无可退。马家辉把南爷直逼到退无可退的境地,逼着这个骨子里愿意随波浮沉的男人做出抉择:欲望与道义,背叛与救赎,该何去何从?南爷终于在夜色凉薄的永别亭外做出了自己的主动选择:让两人之间的账本一笔一笔继续写下去,靠挑动足够的恨,让自己感受曾有足够的爱。
然而结局又怎样?还是回到命运的轮盘上来吧……这轮盘又何曾会按牌理出牌?南爷这一局或是输了,落得个“永不能见,平素音容成隔世;别无复面,有缘遇合卜他生”的了局。可这滚滚红尘,在情爱里沉沦纠缠的男女,是强按龙头随波,还是扬着凤尾逐流?不可说,不可说……因为那是每个人不一样的故事,千千万万个故事,说到底,是不同,却也是相似的。
陆北才的一生,也确确实实能够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人生启示。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