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600字
(2020-01-29 10:39:36) 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600字
“治理上用道德替代技术”是明朝悲剧的源泉。万历、还是张居正等其他人,以抗争者出现,但皆败于既有制度,无疑增加了这种悲剧性。
万历在文官“以礼仪相缚”下选择了消极不合作;此前的张居正以权利力排众议推行“一条鞭法”,却始终因文官的不合作而无法用上层制度去保证改革推进,最终在死后被清算,一生心血付诸东流。
整个国家文官体系深受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影响,很多治理上不设计具体的条文,以道德和礼仪相机决策,在经济上坚持均衡稳定而非效率。其在表面上主张压抑欲望和自我牺牲,但一方面又相互结党公报私囊,这种知行不合一,不可说不矛盾。
然而在经济学意义上,大家都陷于制度的囚徒困境中。在制度的惯性之下,明朝在1587这个平淡的年份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有时我总在想,以我浅薄的认识,是不是很多事物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结局?就像是哈耶克因看到计划经济的自我矛盾和不可调和而预见苏联注定失败那样。
一开始就注定结局,未免太过于悲剧。当身处其中的人们,无论是万历还是张居正、申时行,他们在每一个重大决策之际,如何做才有可能改变这历史的车轮呢。
太多时候,我们总能在事后,以大历史观去审视过去。而当我们正在深处其中,在2018年10月21日的现在,我们还是会为中美的终局、国内的改革而疑惑,我们总是无法超越时代本身,去审视这个时代,去得到一个结果。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