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_2700字
(2020-01-06 01:26:39) 读后感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2700字
一篇中规中矩的读后感该如何写呢?那当然是先介绍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大名鼎鼎的以色列作家。《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均出自他之手,基于这几本书都是简史,稍不留神就可能把《时间简史》也当成是他的作品,此简史与彼简史可大不相同哦。我为什么要强调他的国籍以色列呢?因为整本书看下来犹太民族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不是说作者用了多大篇幅去写自己的民族,也不是作者在其中大肆夸赞了自己的民族,恰恰是因为作者用了一种非常平常的态度来陈述关于自己民族的客观历史故事。犹太民族,大家都知道啊,爱因斯坦就是其代表,一个占据全世界人口极少的民族却是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民族,不得不让人相信这个民族拥有比普通民族更聪明的基因和血统,可他却说并非是因为它们聪明,只是因为犹太文化极为重视教育,而且这个民族经历过太多的颠沛流离和苦难,因此他们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
那这本书究竟写了些什么呢?首先是科技颠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人类推向了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数据将成为最重要的财产,我们每时每刻产生的大量数据被毫不相干的人收集并分析,然而我们浑然不知,也许算法已经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我们在一步步依赖算法的同时也在逐步失去思考的能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生物传感器的出现,将改变我们的就业市场和身体状况,可能在不远的未来你连工作都找不到了,另一些人却能悠闲自得地在家就能接受最及时最好的身体检测和医学治疗。数据霸权将导致更大的社会不公平,除了过去的集体歧视之外,我们可能还要面临日益严重的个人歧视问题。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世界性问题,毁灭地球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加,民族主义、宗教信仰和世俗主义带来了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特别是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上台,使得国际局面愈加混乱。特朗普呼吁美国应该采取孤立主义,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这听起来好像在说20世纪80年代甚至50年代的美国社会真是完美,然而美国这个国家仅有的历史只有242年,难道以前伟大过吗?很明显特朗普承诺的是一个虚假的美好愿景。英国脱欧分子则是梦想让英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强权,他们仿佛还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也仿佛以为就算到了这个互联网和全球变暖的时代,“光荣孤立政策”还能继续实行。
处于后真相时代的我们还能相信什么?看完本书后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科技虚无主义者和真相虚无主义者,似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真相,我们被包裹在一个又一个虚构的故事之中,并且乐此不疲地不断制造新的故事去欺骗其他人。作者认为人类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数据或方程式,而且故事越简单越好。从古至今,无论是亚当夏娃的故事还是女娲造人的故事又或是人类祖先猿猴的狩猎采集时代的祭奠仪式故事,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相信过,后来又摈弃过。林肯认为民主的根基之一在于: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可以说这一原则在人类不断制造故事不断相信故事又不断推翻故事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永不过时。人类利用故事产生身份认同,形成稳定的社会格局,当然人类绝不是把所有的信念都投注在单一的故事上,而是有个信念组合,里面有好多不同的故事,几个不同的身份认同,可以配合需求任意切换。
我在看这本书时想到了些什么呢?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并非只是受这一本书的影响,很久以前我就开始怀疑历史了,至于是一个什么契机所致我忘了,前代的历史由后代人所写就,凭什么确定后代的人不是在胡编乱造?如何确定历史上有过武则天的存在?别和我说如今的科学技术可以检测出她存在的生活痕迹,我也是一个科技虚主义者。别和我说后来的一系列证据可以证实历史上存在过这么一个女皇帝,我也是一个真相虚无主义者。我们人类天生拥有相信故事的能力,也许那些故事就是后来的人虚构的,因为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故事来鼓舞人心,而恰巧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些仍然流传下来的故事还能继续鼓舞我们,于是我们也去相信。别忘了“谎言说一次仍然是谎言,但说一千次,就成了事实。”故事也一样。
我很佩服作者庞大的知识体系、活跃开拓的思维和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以及远大洞见。他对无论是信息科技领域还是政治活动和宗教信仰又或是哲学文学方面的事都能信手拈来,就连一个电影也能独挑角度,比如《头脑特工队》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小朋友看的动画喜剧,可是作者看出了它在神经学上的意义,我们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我们的幸福快乐可能就是许多不同生化机制的相互作用,与真实的自我或是自由意志毫无关系,甚至可能我们根本没有灵魂。他对电影的这个解读让我对灵魂一事产生了怀疑,从前我坚定地相信人有灵魂,肉体死后灵魂不朽,我看一本又一本书就是希望找到灵魂的安宁与平和,让她纯洁又美丽。相信灵魂是我这个虚无主义者活着的唯一支柱。我想我还是相信灵魂不朽的。
作者在最后说如果所谓的“自由意志”是说“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那么人类确实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所谓的自由意志是说人类有“选择欲望的自由”,那么人类并没有自由意志。这一结论是非常恐怖的,没有自由意志意味着什么?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被操控的。今天的算法就是这样,看着你去了哪里、买了什么、遇见了谁。再过不久,算法就会监视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凭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你的了解只会越来越深。而等到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能控制你、操纵你,而且你无力抵抗。《美丽新世界》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就是生化算法,而科学可以破解这套算法,再运用技术加以操控。你不觉得我们的世界正在日渐变成一个“美丽新世界”吗?
我看过《1984》和《美丽新世界》,在我看后一本书之前我觉得我们很有可能会出现《1984》中的情况,“老大哥”随时随地都在看着你,老大哥就是算法。而在我看完后一本书之后我觉得赫胥黎的预测和假设明显更适合我们即将到来的世界。如果想要控制民众,利用爱和快乐会比利用恐惧和暴力更可靠。
在新型冠状病毒泛滥成灾的2020年,哪怕今后还会有许许多多的灾难和痛苦,我也不想要一个如同《美丽新世界》里面的世界,我和野蛮人一样想要拥有不快乐和受苦难的权利,因为我不想要只有虚假的幸福和快乐。我应该要有所有的权利,哪怕拥有这些权利会让我千疮百孔。
写在最后,我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快快过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迫切希望开学,哪怕开学就会面临论文没写出来被老师骂或者令人厌烦的读书会和讲座每周不间断,以及天天上课还有该死的法考和专代考试也要准备,我仍然想要开学,想要出门,想要运动,想要呼吸外面的空气,想要看见每一个可爱的同学和老师。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