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1400字
(2019-08-17 03:31:58) 读后感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1400字
《乌合之众》二读
(一)关于阅读的建议
首先,这不是第一次阅读乌合之众,也不是第一次听到或者了解这样一本书,但是还是想要给大家几点看书之前的建议。
1、 这是一本群体心理学,如题众字说明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以及可以达到的高度,所有所陈述的事实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群体二字。无论你上一秒都市丽人还是商务精英,回到家依然要跟七大姑八大姨组成一个群体之后,才是本书讨论的范围。
2、 所谓的传统我们都喜欢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并没法甄别何为正确何为错误,更妄谈保留优秀传统。
3、一百多年并不能改变任何一个民族以及思想,先进思想从产生到让人们接受再到转化为现实通常需要几千年,最起码要有政体政权等的变化,也即“改朝换代”。
(二)原著的理解
下面来谈谈这本书中我所接受到的观点,并不是全文上的总结,而是对于某些细节上的个别见解,至于对错,还望指正。(至于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可以找一下我的微读笔记定位一下)
1、孩子们一直在撒谎:孩子们通过大人了解世界,也是通过表达大人所展示的世界来得到自己的欲望,大人喜欢听孩子们对于自己过高的赞美,这就是最初的欺骗教育,例如,妈妈漂不漂亮,说妈妈漂亮才能给糖吃。
2、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相同的事情放在一起:群体喜欢找共同点,即是每件事情都有类似情况,直接套用结论,这种事情很常见,通常的开头就是,我有一个朋友家的某个亲戚就是这种情况。这样推倒的直接结论除了会把人引向误区,还会以例子中的人物属性去对应到该事件中的人身上,这显然也没有任何根据可言。
3、群众不管需要什么,他们首先需要一个神。神的概念自然是要超人思想,也就是说,神的思想必然是最正确的,即使不是完全正确,也是要比普遍人的观点高级,这样的人才符合大家对于领导人的定义,领导人所说的话才具有指导意义。
4、照搬法律:大概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多外国的法律要优于本国,就觉得法律要与时俱进。但是事实上,法律并不会让人过得更幸福,也不会使国家更强盛,法律是一种统治工具,法律的目的是维护政权,并不是为了其余的目的。
5、法国将多数受教育者推向了社会的反面。虽然谈不上绝对,但是法国确实现阶段治安很不好,很难说不是多年前埋下的祸根。(类似于作者的断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并不会导致犯罪减少,而是高智商犯罪的增加,这导致了破案率的下降,反而不利于资源的配置。
6、对民族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其种族性格,即受到某些品质性格所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的控制。我们很多时候都知道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过时的,是不对的,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我们仍然这样去做。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称之为传统。传统的好坏自然不必多讲,但是很多时候,好是共性,独特之处则大多遭人鄙视,在一个文化中的占有重要地位的,通常是一个文化的标签,例如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一般都与当地特殊环境造成,所以很可能并没有推广价值。
(三)总结
最后,我想说这样的观点可能并不能代表某一群体的立场,也不见得有人会看,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也是有很多借鉴意义,身为社会人(现充),我们不可能时刻保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受浸染,也不能保证在群体中通过不断引导去改变某些人的思想。但我们只要简单的了解,就能明白,群体的构成其实并不复杂,群体的特性也非常容易掌握,只要融入得进去,就能轻松的释怀,不必把自己逼入群体的反面这样的情况。保持独立,也不孤立,是群体生活的不二之选。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