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读后感_2700字
(2019-08-28 10:52:54) 读后感 -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读后感2700字
day1 7/18
01
◆ 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
>>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 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这世间这么多人,我也算是那个沉默不语的。相熟之人应该都知道我喜欢网聊多过面对面(面对大多数人是这样)。我写东西也只是为了倾吐这一天的苦与乐仅此而已。
竟与巴金不谋而合,在此之前(大概一年这样子吧),我也想过当大侠拯救苍生(好搞笑),可是现在我越发的觉得,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因此,我更多的不过是在救赎自己罢了。如果能顺道捞上一个绝望的人,也算是我的功德不是。
02
>> 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我的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的,我从未有过无病呻吟的时候。
>> 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爱正义,为多数人牺牲自己;人不单是靠吃饭活着,人活着也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我在那些作品中阐述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 “自从我执笔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我的敌人的攻击。我的敌人是什么?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它们都是我的最大的敌人。我始终守住我的营垒,并没有作过妥协。”
很喜欢巴金写作的目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能够写出现实生活并反映其后面的黑暗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作家了。
就像最近很火的一个电影《我不是药神》一样,竟然能够得到国家领导的重视,从而影响我国的政策。
03
>> 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作家和人融合在一起。我认为作品的最高境界是二者的一致,是作家把心交给读者。
>> 我本人总想坚持一个原则,不说假话。
艾玛……又不谋而合。最近写一些东西总是尽可能的展现真实,这样不仅能够得到读者的共鸣,也不会让自己的内心因虚假而愧疚。
有的时候,真实也不是真的这么好展现的,作者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就写下了一些夸张虚伪的东西。所以,把握好一定尺度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04
>> 今天,在我们新中国像高家那样的封建家庭早已绝迹。但是,封建主义的流毒远远没有肃清,高老太爷的鬼魂仍然到处“徘徊”,我虽然年过古稀、满头白发,但是我还有青年高觉慧那样的燃烧的心和永不衰竭的热情,我要遵守自己的诺言,绝不放下手中的笔。……
>> 我现在更加明白: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作家,绝不是一个鼠目寸光、胆小怕事的人。”
封建社会的毒瘤始终在有条不紊地侵害着我们的身心,使一些新思想得不到拥护,人们总是用自己狭隘的旧思想去捆绑新思想,让新思想胎死腹中。
希望自己能多看一些书,然后能改变些什么吧。
05
◆ 《激流》总序
>>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 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是的。我是来征服生活的。时间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夜里偷几个小时;事情混乱,但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思维把它变得有序。
能够把握好当下就是我最应该做的事情。过去的已经过去,我无法改变些什么,但是我可以从过去淘到金子,而后尽量避免重蹈覆辙。未来的还没有到来,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而不忧愁过去。
06
>> 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别人指出来的路我们往往带着一丝的不羁,但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就会更好地引导我们。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
且看且行动。
07
◆ 2
>> 觉慧望着她的背影笑了一笑。他看见她的背影在上房门里消失了,才走进自己的房间。
>> 他说:“怎么会有这样的痴想!……这简直说不上爱,不过是好玩罢了。”
好的。一场关于婢女与少爷的故事就要开场了。一场纠葛即将在身份地位与一些腐朽观念之间展开。
08
◆ 3
>> 我巴不得你们的学堂马上开放女禁。
>> 亲戚们都说,这样大的姑娘天天在街上走,给人家看见像什么样子,简直失了大家的闺范。五舅母去年就当面笑过我一次。我一点也不觉得什么。
>> “我知道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不少的牺牲作代价。现在就让我作一样牺牲品罢。”
琴,这个追求男女平等的角色应运而生啦。
>> 淑华今年不过十四岁,却也装出大人的样子来责骂婢女,而且态度很自然。
一个被旧社会毒害的角色,过份地人情世故,特别看中阶级。
>> 他很想出来说几句话替鸣凤辩护,然而有什么东西在后面拉住他。他不作声地站在黑暗里,观察这些事情,好像跟他完全不相干似的。
>> 一张少女的面庞又在他的眼前现出来。这张美丽的脸上总是带着那样的表情:顺受的,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像大海一样,它接受了一切,吞下了一切,可是它连一点吼声也没有。
>> 又使他看见了另一张少女的面庞。这也是一张美丽的面庞。可是它的表情就不同了:反抗的、热烈的、而且是刚毅的、对一切都不能忍受似的。
>> 想到这里,他对于命运的安排感到了不平。他想反抗它,改变它。
觉慧,一个半只脚在传统,半只脚在新思想的人物。他明白命运不公,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可同时,他也明白传统思想存在并很困难去扭转,再者他内心里有不少矛盾的因子在拉扯。
相信,随着文章的思路,他会是那个打破常规与反对腐朽旧制度的那一个。
09
◆ 4
>> 她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罢。
>> 事实会是:她到了相当的年纪,太太对她说:“你的事情做够了。”一乘小轿子把她抬了出去,让她嫁给太太所选定的、她自己并不认识的一个男人,也许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于是她在那个人的家里贫苦地生活下去,给他做事,给他生小孩,或者甚至在十几二十天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公馆里伺候旧主人,所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她可以得到一点工钱而且不至于常常挨骂。“五太太房里的喜儿不就是这样的吗?”她想道。
可怜的家伙,既对于自己的命运感到不甘,又深知自己是一个地位地下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子。从而,既反抗,又无可奈何。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