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读后感_1300字

(2019-08-13 14:36:03) 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读后感1300字

人在一生中会对自己发问多少次?难题无解,我们该何去何从?
要谈起与列夫托尔斯泰文字的相遇,自己是惭愧的。因为若不是我读到了陈丹青对于托氏文学作品的评价,我想自己是不会选择在此时触碰他的文字的。但,有些字是会一遇见就深深爱上的,托氏的字在我心底就发生了这样的化学反应。
托氏在书中对于人物性格、内心活动的刻画堪称高级,他实现了对不同阅读程度的读者的不同给予。简单来说,就是初级读者会读懂他对人性本质的阐释,高级读者会从他的描述中深入走进自己。
阅读中,我多次对Tim说,真遗憾,我从没有一刻爱上过安娜,甚至觉得她的结局很适合她。Tim问我,如果安娜没有遇到伏伦斯基,她会不会就可以拥有幸福。我说,真遗憾,安娜的性格注定了她不会幸福。我在很多年前就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人无论和谁在一起生活都会幸福。之所以会把这句话记得这样牢固,是因为我时刻让它在耳边提醒自己,幸福是该自己去营造的。安娜有太多次改写命运的机会,但是她却不肯去看机会的样子。我不可怜安娜,也不同情安娜,更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质疑安娜,我只是会对这个生命感到遗憾。这么美丽漂亮的一个女子,这么殷实的生活条件,这么完整的一个家庭,该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但老天到底公平,给了她一个无法拥有幸福的个性。
阅读世界经典时,我有个将人物性格与自身性格比对的习惯。然后我问自己,我和安娜像吗?我为什么会羡慕吉娣?我为什么深爱列文?我为什么不会对伏伦斯基感冒?我,会幸福吗?面对这一连串的质问,我心底是有答案的。我和安娜是相像的,但是我比她拥有理智,而且我的理智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感性,所以面对诱惑,我不止于会沦落到惨烈。我羡慕吉娣,因为我不曾拥有吉娣那般简单的心智。我不知道我是何时怎样开启这双女巫的眼睛的,但很遗憾,如今我的心和我的眼就是可以轻易拆穿很多人想掩盖的谎言。我并不想拥有这项本领,可是我已经无法停止使用它了。我爱列文,是因为列文可以给我内心的踏实,走过时间、走过青春,女生都会爱上列文,因为她们会忽然发现,老老实实、心无杂念的过日子是多么重要。是的,伏伦斯基吸引不了现在的我了,因为如今我比在青春时明白也接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可以爱爱情,但是不可以没有责任的爱爱情。责任虽说是一种对人性的束缚,但是,没有这份束缚,也许人会纵情到万劫不复。
本书尾部,托氏利用列文的心理斗争对全书主旨进行升华。我理解他的设计,也明白他要阐述的本质道理,但是我并不爱这最后的写作手法。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太爱列文了,所以一旦列文内心出现纠结,我是会很失望的。但我想,这也正是托氏的诡计,他想告诉我,每个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性格缺陷,谁都会为自己内心的困惑而挣扎。人,生而不易,不易中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放过。
截止今日,今年读罢的书籍中,我还有一本陈丹青《无知的游历》的书感没有完成。因为工作的变动,使我打乱了原来的读书与写作的节奏。但我想,我很快便可以重新找好频率,找好自己生活时间的安排。补全书感,我在此立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