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_1400字

(2019-08-10 10:49:57) 读后感

《我弥留之际》读后感1400字


作为意识流小说,《我弥留之际》并没有那么晦涩,通过十几个人物的独白基本可以抓住故事的主线和人物性格,梳理一下情节

艾迪是小学教员出身,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煎熬,终将撒手归西,小说便以此开篇。艾迪是本德伦家五个孩子的母亲,她要求丈夫安斯在她死后将她的尸体运到家乡杰弗逊与娘家人葬在一起。但是,仿佛老天有意捉弄,艾迪死时恰逢大雨倾盆,次子达尔与三子珠尔带着全家唯一的运输工具——一辆破旧的马车离家挣钱在外。
三天后,被大雨耽搁后终于归来的马车载着艾迪的尸体踏上了通往四十英里外的杰弗逊。但是,路上的所有桥梁都己经被大水冲走,本德伦一家只好冒着危险涉水而过。结果,长子卡什为保护母亲的遗体而被压断了一条大腿,家里唯有的两头骡子溺死在水中。为使旅途继续进行,只好抵押了全家的财产,搭上卡什攒下用于买电唱机的八美元,并换掉了珠尔利用夜间辛苦做工换来的视若生命一般宝贵的马,买了一对新的拉车骡子。
炎热的夏天,在路上奔波了几天的尸体的臭味不仅招来一群群的秃鹜,而且,所经之处,行人侧目,乡邻咒骂,连警察也不得不出面干预。达尔,这个渴望母爱却一直被拒之门外的儿子,企图放火烧掉棺材,以结束这次荒诞的旅程,但目的没有达到,却烧掉了停放尸体的别人的仓房。历尽千辛万苦,经过“水”与“火”的灾难,本德伦一家终于埋葬了艾迪。
之后,在珠尔和杜薇·德尔的协助下,两个带枪的人将达尔抓了起来,送入了精神病院。而安斯则迅速地配上了假牙,找到了新欢—一个“鸭子模样”的女人。

  • 引用百度的简介,人名以这个版本翻译为主

安斯 : 父亲,本德伦一家之主

集懒惰、自私、虚伪于一身,他的悲剧在于一生为生计所迫,虽然有自己的信念和底线,但是爱慕虚荣并且对家人冷漠,使他成为别人眼中自私自利的代表。

卡什 : 长子

木讷,坚韧,富有爱心。他可以替珠尔为了买马做家务活,可以对并不爱自己的父亲母亲表现出关心,可以不辞辛劳连夜制造棺材,可以为了安葬母亲忍受断腿之痛,他的悲剧在于对不幸逆来顺受,没有明显的反抗意识。

达尔 :次子,书中独白最多的角色。

异于常人的洞察力和神经质般的敏感。达尔能看穿很多秘密,他性格敏感而固执,为了结束荒诞无意义的安葬,采取了过激行为导致引发火灾,最后精神失常,注定不容于这个陈旧的家庭。

珠尔 : 三子(艾迪和牧师的私生子)

冷漠暴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怨恨,同时又是一个行为不受理智约束的矛盾体。他虽然永远看起来都咄咄逼人,但在关键时刻却不顾危险打捞棺材,为了安葬母亲忍痛割爱抵押掉自己的心血爱马。珠尔的悲剧在于他孤傲的性格与自己私生子的身份格格不入,自卑和高傲同时压抑于身让他攻击性十足。

杜薇•德尔 : 女儿,拉夫的女友

愚昧,懦弱以及未泯的爱心。作为女儿,是父母性格悲剧的结合,她懦弱,未婚先孕不敢把男友公布于世,她愚昧,为了堕胎不惜牺牲色相,她逆来顺受,在父亲的逼迫面前把自己仅有的救命钱交给了父亲,最让人唏嘘的,是最后为了逃避达尔的目光作为帮手将他送进精神病院。

艾迪 : 母亲,故事的核心人物。

孤独,悲观,带有幻想以及朦胧的反抗意识。她是整个故事悲剧的起源,为了物质,委身于安斯,为了发泄,与牧师偷情,为了报复,要求终后下葬到故乡。艾迪德悲剧在于不能正视生活,强烈的悲观意识让她对所有一切感到绝望。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