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_1200字
(2019-09-23 21:41:44) 读后感 -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200字
尼采! 哭泣!
惊讶于欧文亚隆的大胆:将时间回溯到1882年,创作以尼采和布雷尔为主角,配角有弗洛伊德 莎乐美, 如此一部拥有豪华阵容的虚构小说。
虽然两位主角从未碰面,psychotherapy也不是两位邂逅的产物。但小说中巧妙地处理了人物关系。布雷尔依旧是弗洛伊德的老师,在日常交往中带出了对梦的解析和对独立又不受意识控制的心智(潜意识)的关注与思考。莎乐美作为尼采痛苦的一个引子和载体,虽然稍稍违背莎乐美真实的性格,但她拜托布雷尔救助绝望的德国哲学未来成为了故事的开端。
而在两位大师语言和思想的不断博弈中,小说展示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也模拟了谈话心理治疗的过程。这场治疗不存在永远的医生和病人。身份不断的转换促成了这场双向的治疗。又或者,对话中的隐瞒 规避 质疑 冲撞不仅在两人之间,也重重地敲在了读者的心上。其中涉及诸多问题,如女性,婚姻,关系,目标,衰老,死亡。对每个命题的洞察和反复追问 也迫使读者在不断反思。
剧情铺垫稍显冗长,但在住进老森医疗中心后是猛烈而核心的碰撞,治疗的进展陡然加快并深入核心,让人感慨高手间的对决是如此不断自我超越。结尾布雷尔放下了心中附加了太多其他意义的幻影,也确认了正确的敌人不是妻子玛蒂尔德,是时间 衰老 和死亡。尼采最后爆发的啜泣,那被压抑了多年的有声音的眼泪,让他不再被动地遗世独立,而是为了追寻真理,主动选择保持孤独。
书中除了尼采非常有名的哲学思想,还模拟了尼采非常多振聋发聩的语言,以下是冰山一角的摘录:
“希望是灾祸中最糟的一个,因为它延长了折磨”
“死亡的最终报酬是不会再死一次”
“人永远无法真正从他人得到帮助,人必须要找出帮助自己的力量”
“你爱的是欲望,不是欲望的对象”
“所有认真的思考者都考虑过自杀,它是帮助我们度过夜晚的慰籍”
“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
“要创造孩子,你必须先让你自己被创造。否则,你是出于动物需要,或寂寞,或者是去修补你自己的缺陷而谋求孩子。”
布雷尔医生也有很多让人不禁向内自省的话语
“目标在文化里、在空气里,你能呼吸到它们。跟我一起长大的每一个年轻男孩,都呼吸到同样的目标。”
“生命是两个完全相等的虚空之间的火花,介于出生之前与死亡之后的黑暗当中”
“你渴望被认同,但是你又惧怕你的渴望”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由许多部分所组成,每一部分都在叫嚣地表达着。我们无法为每一部分乖张的冲动负责,我们只能为最终的妥协负责。”
除此之外,主要涉及了这样两个关键的概念:
永劫回归 eternal recurrence
时间往后永恒地延伸,无限的时间中,所有事件重新组合,必定已经重复过无限次。这意味着,永恒存在的沙漏上下倒转,周而复始。每次选择一个行动,必须是愿意为了整个永恒选择了它。
命运之爱 Amor fati -- 爱你的命运
不是“它因而如此这般” 而是 “我因而如此这般选择它”
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