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子书》读后感_1200字
(2019-08-07 22:13:34) 读后感 -
《虫子书》读后感1200字
“你这是要修仙吗?”厚眼镜的小说迷同学凑过个脑袋,冒出一句,“这不会就是XX功法吧!不仅有蝌蚪文竟然还有观想图!”我瞅了一眼他的网络小说,忽的想起一个段子:
万年后,考古学家挖掘出起点中文网的服务器并恢复出信息,他们发现,万年前古地球文明已经有了一拳能够打爆星球的强者,因为在服务器里有许多人物传记,考古学家们为古地球人的伟力震惊又为这种强悍的修炼方法失传而惋惜。
同样,说不定万年后的人看见虫子书的残卷,或许真会认为是神秘的东方文明的修炼法门…指不定还有语言学家费劲千辛万苦想要破译这些文字,然而不了了之,最后只能得出古人智慧的登峰造极…
怕是脑洞有点大了,言归正传。
周总理说过:当于无字句处读书。当然,周总理的意思是读书治学要学会摆脱前人桎梏。我用在这里是歪曲了意思,不过读这《虫子书》,可是实实在在的“从无字句处读书”,全书可确确实实没有一个汉字…嗯,按照朱赢椿老师的说法:购买需谨慎。
第一次“认识”朱赢椿老师,是在微博上偶然看见了《设计诗》的介绍,好奇的在微信读书上一看,便为朱赢椿老师清奇的脑洞所折服。在微博上关注了朱老师后发现还有一本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银奖的《虫子书》,便有点心痒痒,就在这时微信读书通知《虫子书》上架了,一看,这脑洞比《设计诗》还大…不信?反正现在《虫子书》免费,不妨姑且一看。
“这本书,不是人写的。”暂且勿喷,这句话可万万不是我说的,是作者朱赢椿老师说的。《虫子书》还真不是人写的,是虫子们的集体创作的,封面上不就印着:开半亩田,种五年菜,引百种虫,集数千字,成一本书。
那虫子怎么会写书呢?原来是朱赢椿老师在院子里饲养了一批“虫子艺术家”,他将虫子身上沾上墨,放在白纸上,我们看到的“字”就是虫子身体留下的“墨宝”。虫子写一个“字”需要三四个小时。朱赢椿老师邀请了数百种虫子,收集了千种足迹,将“墨宝”收集成册,便成了我们的《虫子书》。
看到这,或许有人不耐烦了:“你尽说些没用的,你倒是说说读这看不懂书有什么用?”
我能用理性的角度来解释:
《虫子书》不仅在形态学领域上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还在语言学上的富含意义,这些足迹显示出了书法特性和美学启示,在这本寻找足迹的作品中以绝妙的方式被揭示出来。最终这项极具艺术意味的研究成功地展现了某种充满哲理的隐喻:世界就是一部书写自身之作。
也能从感性的角度来解释:
如果你看着看着,把自己也当做了一只虫子,你会发现,即使是这样一只小小的虫子,也能在我们忽略遗忘的世界里创造美。蜘蛛的工整,蚯蚓的婉转,蜗牛的写意等等等等。在朱赢椿老师看来,它们借着朱老师的手,写就了如此美妙的一封情书。
还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解释:
拓宽脑洞,图个乐子。
╮(╯▽╰)╭
(PS:看得迷糊的童鞋可以看看目录,这可能是唯一的汉字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