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情的终结》读后感_1300字
(2019-09-12 17:59:14) 读后感 -
《恋情的终结》读后感1300字
这本小说让我想起《廊桥遗梦》,他们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精神和肉体的出轨,都是不被世俗所认同的感情行为。但当这份感情诉诸于文字,把它存放在故事里,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被人们阅读和感动。如果说文学是一种救赎,爱何尝不是另一种救赎它赋予某种行为不同以往的形象。
作者将自己在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中所有的嫉妒与欲望坦率于笔端,乃至人性中最不可告人的阴暗面袒露无疑。这份爱情终究在彼此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痕迹,并不是因为它现实地伴随了人的一生才显其价值与力量,而是由于它在某个瞬间里将经历者的生命本身击穿,留下一个在此后的时间里再也不可能弥补的黑洞。
“你能解释一下爱吗?
对某些人来说,它和贪婪一样,是一种占有欲;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它则是一种想要丢掉责任感的投降欲,一种想受到别人欣赏的愿望。有时候,它只是那种想说说话、想把自己的包袱卸下来丢给一个不会嫌烦的人的愿望,想再找到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的欲望。当然在所有这些之下,还有生物学上的动因。”我想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爱那便是萨拉的爱,她的爱更多的是付出和宽容“我不在乎自己的痛苦,让我受不了的是他们的痛苦。让我的痛苦一直不断地继续下去,但是让他们的痛苦停止吧。”而莫里斯是通过嫉妒有多深衡量爱有多深对他来说爱只有一种形式那便是占有。恋情的开始萨拉和莫里斯都一样“在那些日子里,从来不存在谁要谁的问题——我们两人都有欲望”,但当萨拉祈求上帝以放弃和莫里斯见面让莫里斯活过来的时候她便看见爱的另一种样子。
萨拉在整本书中扮演的是殉道者的角色,也是我最心疼的角色,她一直在内心真实自我与外在环境虚假自我之间挣扎。她的内心不断说出“我要世俗的,堕落的爱”,但是她却没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次次与之背道而驰。其实恋情的终结并不是从那一天开始而是在这之前,从她的日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挣扎,即便是在与心爱之人厮守时,萨拉的内心也充满了害怕和不安,她和莫里斯都害怕当热情熄灭的时候这份恋情要如何搁下他们又要如何面对爱情的沙漠。
他们爱着彼此却不知道如何爱自己,莫里斯对萨拉有多贪婪就对自己多不自信他常说:“一人独处时,我只要照照镜子,就会在自己面带皱纹、一瘸一拐的形象中看到怀疑——为什么会是我呢?”而可怜的萨拉呢!生长环境决定了她对寻找真实自我的否定,正如莫里斯所说“她自己已经看透了母亲婚姻的虚伪。正如我不无绝望地获悉的那样,她嫁给亨利时,是打算要嫁给他一辈子的”;外界的赞美和爱是她渴求自我的一贴安慰剂;当最后她下定决心要离开亨利时,亨利的苦苦央求最终又使她心软了下来。她的自我最终败下阵来,完全输给了绝望,这最后的一次顺从彻底摧毁了萨拉。
随着萨拉的离开莫里斯的欲望全部覆灭,他开始审视萨拉所说的“另一种爱”,在小说的结尾莫里斯把对萨拉狭隘自私的爱转化为对亨利和他人的爱“即使自己要遭受灭顶之灾,我也要托起亨利,直到最后一刻。”莫里斯和萨拉的恋情把两者的自我缺失极度强化,注定恋情终有终结的一天,但他们的爱都让彼此找到救赎之路,这样的爱怎么会终结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