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1500字

(2019-10-05 12:33:34) 读后感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500字

本书说了人类这个物种从未知中诞生,千万年间智人这个人种因为天生社交属性与语言的出现,他们很快打败了别的人种和动物,集体从自由的采集时代到了农业时代,形成了族群,然后城邦,建立起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及经济等。随后,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奇与优越感,带领智人遍布世界,灭绝了许多别的族群生物,重组了各种复杂的观念。处于坐享科技成果的我们是否感到更加幸福快乐呢?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作者并没有否认我们是快乐的,他在书中阐述了2个理由。

一是快乐的感觉是客观存在人类的大脑中的,并且我们可以操纵它。人类这个物种从诞生到演化至今,伴随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的发展,我们研究出哪一部分大脑区域可以制造快乐,可以生产出“百忧解”让人平和,但是快乐却无法持续。演化的过程似乎让人类不可以沉浸在持续快乐中,而忘记危险。

二是快乐这个定义,是一种假象概念。是随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及需要所定义的。他不是固定不变的真理。作者提出,我们所接触的从古至今的概念,他是人类的空想,是约束人类达到某些(集体)利益所编造出来的。他的存在是因为我和你们都相信他。与客观事实不同,我们会因为重力而下落,但是如今我们不会再去觉得17世纪横行奴隶社会是理所应当。

所以,快乐的感觉是存在的,但是他的定义是一场空想。

作者书中有许多有趣和思辨的观点。

1. 许多理所应当存在的东西,他只是被集体所捆绑住的共识。比如国家,文化,宗教,人种,阶级等等。为什么我们深信不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是因为他们与现实相联系,与我们欲望相关,并且大家都这么认为。这种根深蒂固的空想在一次又一次的流血中被颠覆,然而只是被另一种空想所取代。从采集时代到科技时代,我们是否更加的进步了?历史的铁则告诉我们,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

2. 演化观点并不是唯一判断物种成功与否的标准。它一切只考虑到生存和繁殖,而不顾个体的痛苦或幸福。虽然就演化而言,驯化的鸡和牛很可能是最成功的代表,但它们过的其实是生物有史以来最惨的生活。动物的驯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蛮作为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行,残忍程度只增不减。

3. 文化就像是精神感染或寄生虫,而人类就是毫不知情的宿主。寄生虫或病毒就是这样住在宿主体内,繁殖、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夺取养分,让宿主衰弱,有时甚至丧命。只要宿主能够活着让寄生虫继续繁衍,寄生虫就很少关心宿主的情形。至于文化,其实也是以这种方式寄生在人类的心中。它们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有时候让宿主变得衰弱,有时候甚至让宿主丧命。

4. 唯一一个让死亡仍然占据核心的现代意识形态就是民族主义。在那些绝望到极点但又同时充满诗意的时刻,民族主义就会向人承诺,就算你牺牲了生命,但你会永远活在国家整体的永恒记忆里。只不过,这项承诺实在太虚无缥缈,恐怕大多数民族主义者也不知道这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5. 吉尔伽美什计划以及未来创造出超人类的可能,将会为人类的伦理、社会和政治秩序带来巨幅改变。不论是《世界人权宣言》、全球各地的政府医疗方案、全民健康保险方案甚至是宪法,都认为人道社会应该让所有成员拥有公平的医疗待遇,并且维持相对良好的健康状态。

6. 我们真正应该认真以对的,是在于下一段历史改变不仅是关于科技和组织的改变,更是人类意识与身份认同的根本改变。这些改变触及的会是人类的本质,就连“人”的定义都有可能从此不同。

所以,下一场空想,我准备好了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