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茶馆》读后感_900字

(2019-10-07 15:27:20) 读后感
  • 三万昌茶馆观前总店
  • 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
  • 《茶馆》读后感900字

    《茶馆》是我在微读上看的第一本戏剧作品,内容很短仅用三个多小时便已看完,可就是这么一个“薄薄”的剧本,老舍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使其成为我国话剧史上的一颗名珠。

    剧本在开头首先介绍了所有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等,全剧共分三幕,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但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很大,就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用老舍先生的话来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剧中的茶馆是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馆,由精明、善良、勤劳、胆小怕事的老板王利发经营着,老舍先生就是通过茶馆老板这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 将半个世纪的岁月浓缩,将许许多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小人物涵盖,将一个国家在那些个特定时代的悲哀诉尽。

    剧中的三幕,一幕一时代,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这三个时代共占了50年的时间,时代在变的同时,茶馆也在变。

    记得在看第一幕时茶馆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让茶馆有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时贴的是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我想茶馆之所以在这三幕都张贴“莫谈国事”的纸条,一是为了要体现旧社会打压舆论、管制言论,压迫民众……二是人们在茶馆里谈的这些事,国事是最容易成为敏感词的,稍有不慎胆小怕事的老板王利发也会受牵连 。

    最后评论一下剧中的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命运,先是王掌柜一辈子不谈国事,做经营卖茶水,最后却落了个上吊而死的下场;常四爷一身正气打抱不平,还记得常四爷说的那句话,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终被特务抓进监牢,在时代里只能被压在底层;秦二爷兴办实业,以自己不变应万变在时代自救,但终于还是未能如愿。松二爷最后一幕没有出场,一辈子只是好养鸟,最后饿死了,棺材还是常四爷给他化缘化来的!不得不说这些“小人物”的命运结局确实是不幸的。

    然最大不幸莫过于《茶馆》结局几乎成为老舍先生本人最后写照。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受辱投于北京太平湖……

    现代文学家曹禺评《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一本精炼的剧本,值得一读。

  • 三万昌茶馆观前总店
  • 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