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锋》读后感_1000字
(2019-08-06 06:18:16) 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1000字
据说本书很多内容是真实的。
大概是因为听书较多的缘故,专心听的时候难免会想象书中所写人物的姿态、神情,故事场景等,仿佛觉得自己也参与了这场故事。只是,我是站在远处,默默地注视或者聆听着故事里的人,看他们逐渐成长,变化,经历,遭遇,发展历练……终于塑造或者被塑造成自己满意的结局。
故事的起点在美国:年轻时候的拉里和伊莎贝尔相爱相亲,甜蜜而幸福,本应该顺势结婚生子。但即便在小说中,也会有人执着或者固执地追求着什么,生死轮回?命运?与上帝?以及相关的人生哲学。剧情也接着变化。
拉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思想很独特的人,甚至是因为与他的谈话,作者才打算写本书。他总是性情温和,眼神和善,像是一个阳光的大男孩,但却读着很深奥的书,有着独特的甚至怪诞的想法,有时候你不知道他深层次地在想什么,不明白他为何说走就走。他无法忍受别人在他眼前突然死去,还是因为救他。他一生都在追寻探索:离开美国远赴巴黎留学,去矿场实践挥洒体力,独自旅游行走遇见更神奇的人,再因缘际会地去印度从瑜伽行者身上体会到很深的哲学和顿悟,想要通过结婚来拯救不幸沦为风尘中的女子,最后还抛掉在他看来是累赘的私人钱财,想要通过技能及双手来养活自己,主要是为了特立独行的行走……很多行为都有离经叛道的味道,但读完感受到的却是他身上散发出的善良温暖,深邃独特。
还有艾略特:社交高手,致力于与达官显贵为友。他深谙人情世故,用各种手段轻松跻身于巴黎上流社会。参与上流社会的高级社交简直是他生命的至高尊严,被上流社会邀请更是习以为常和欣喜若狂。生命垂危之际仍要参加重要宴会,没有被邀请则失落倍增,病情加重。高深之中透露出虚伪和虚荣。
喜欢作者刻画的个性人物,据说很多是真实的。从美国,到巴黎,纽约,总觉得漂洋过海不容易。有人在经济危机之时大破产却受亲友帮助而度过难关,多年之后还可以东山再起;也有人被抛弃背井离乡,沦为娼妓,过着脏乱差的生活(其实说不定她有高贵的灵魂和思想),最终客死他乡,还是死于非命。读时唏嘘不已;也有人从出生到成长老去一直或者优渥的生活,家庭幸福,越来越美。
在短暂又漫长的一生里,很多人都过着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各有各的不同的生活,开心吗,幸福吗?受挫折时一蹶不振了吗?还是耐住了孤独寂寞黑暗,最终又成就了自己的繁华?不知道。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愿结局是自己想要的,圆满的,幸福心安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