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原狼》读后感_1700字
(2019-08-27 17:34:44) 读后感 -
《荒原狼》读后感1700字
没想到荒原狼竟是这样一本书。这么薄,看得却这么艰难。
主人公自命不凡,他的确有资格这么做。
他是卓越的音乐评论家,金耳朵可以欣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乐曲。
他是忧心国家命运的和平大使,不惜拿起战斗之笔与民族主义派战斗。
他是洞若观火,才思敏捷的作家,在文学创作史上享有盛名。
他卓越的思想之路铺缀着满目的琪花瑶草,他灵敏的嗅觉所及之处,无一不是芬芳馥郁。如果主人公幸运到可以永远生活在仙境中,那他便会毫无阻碍的为世人留下真言教诲。可惜上天独赐予他的吉光,却成为他一生中可遇不可求的片羽。
很多天才是孤独的,敏感的。敏锐使他不凡也使他不堪纷扰离群索居。荒原狼的精神世界纯粹到不能容纳一点点不和谐的因素。为了不使自己变成精神分裂者,他只能为自己谱写两个分身——人与狼。
人是软弱,温情的,又是虚伪狡诈的。
狼是勇敢,激情的,又是血腥残暴的。
两个对立面在主人公的内心不断撕扯,他找不到一个共处的空间,要么通过仰望星辰中的伟人,激励自己一两个小时,要么只能靠酒精鸦片来麻木自己一个夜晚。他的内心痛苦的活像他逃离而躲避的旅馆,一地狼藉。当一个人讨厌愤恨自己到了不得不杀死自己的地步,怎能奢望他给予别人温暖慰藉,更别说发挥他的才能了。他只能在痛苦中把自己消磨殆尽。
魔幻剧场,出现在荒原狼要自杀的夜晚。它像一个真理,一直盘踞在荒原狼的内心深处,竭尽全力不得而入。只为疯人而开的剧场是一场梦境,是主人公紧紧抓住自己残存精神力为自己争取的一条存活之路。他要拯救自己。
人类是很奇怪的动物,当我们面对外界的时候,对纷乱的现实和人物都能头头是道的说个不休。面对自己却哑口无言。更有甚者为了解决自己莫名其妙的痛苦病症,通过心理医生,通过催眠才能得知自己的内在。有多少人敢于流着泪对自己承认,我是虚伪的,我是肮脏的。荒原狼做到了,从一开始的一分为二,他将自己的弱点看的一清二楚,他痛苦的承认,但恐惧面对。在他要懦弱杀死自己的时候,勇敢的闯入了魔幻剧场。
在剧场里,出现无数荒原狼人格分身,其中暴力的“他”拿起枪,将人格分身一 一击毙。对于虚伪的,谎话连篇的人格毫不留情,对弱小的,忠于职责的人格心怀悲悯。所以他放过女秘书,救治男检察官。直到遇到一个在战火中,目中无人的只单纯享受着自己生活的路人,使暴力的“他”羞愧的放下了武器。
剧中所有的人都是主人公的分身,包括帕伯罗。只会享受时下流行奏出毫无价值的流行曲,还热情似火的青年。他曾经耻于面对的单纯无知的青年。荒原狼最喜莫扎特的魔笛,而那首在莫扎特生命将要终结时最著名的音乐剧里面,王子的随从捕鸟人—帕帕杰诺和他是多么相像啊,一样的无知,粗鄙,纯粹,令人喜爱!生活不仅仅只有诗歌,还有眼前的苟且。生命的真谛从一切肮脏的,泥污的,混乱不堪的事物中迸发出来。就像魔笛,从一部荒原狼曾经极其厌恶的工业化产物收音机粗俗沙哑的喇叭中传唱出来一样。如何能掩盖住乐曲中不灭的伟大庄严的灵魂。
分身也包括他热爱的完美女人,赫尔米娜。为了拯救他自己,清明的分身米娜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的主人公不爱自己。所以她按照荒原狼的内心的要求提出,我有一个要求:你要爱上我,然后杀死我。幻境中的荒原狼(这个幻境多么像曹雪芹的太虚幻境,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同样给人揭示真相),学会了抛弃多重人格带来的恐怖,纯然的活在当下,纯然的享受生命每一段珍稀的美好。领悟了每一段当下带来的狂喜和愉悦。
在他终于将要接近赫尔米娜,把所有的碎片合而为一,彻底接受自己的时候,按照原先剧本杀死了最完美的赫尔米娜。他才真正的后悔和觉悟了。他既然爱上自己,接受一切的不完美,为什么还要杀死自己呢?
荒原狼自我寻找的路程在文中有完美的结局,面对着他心中神圣的莫扎特,不可用矫情来粉饰的歌德,代表着最美好合集的他(赫尔米娜,帕伯罗,最珍惜的少年友人赫尔曼……),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要把所有的人格棋子按需各居其位,此消彼长,共同来下生活这盘大棋。
用贯穿书中主人公最喜欢的一首诗来形容:
与此相反我们相逢,
在太空满是闪烁星星的冰霜里,
不知岁月为何物,
非男非女,非老非少……
我们永恒的存在清冷无变,
我们永恒的笑声清冷如星光灿烂……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