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77)》读后感_1400字
(2019-08-05 21:45:59) 读后感 -
《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你的疲劳与压力(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77)》读后感1400字
这本书的作者是用写论文的心态去写书的,引用的文献都有标注,我也去看了一下他的知乎,同样也是回答的问题都会有参考文献,这一点就对作者很敬佩。
做一个总结。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疲劳的原因,大脑为什么要休息,疲劳会给我们带来的三个不好的影响,以及测试自己的疲劳程度和解决办法。
1.疲劳的原因:长时间的工作使ATP不够用了,因此继续分解生成腺苷,而腺苷是一种神经递质,腺苷浓度的升高会使食欲素水平降低(更累),血清素更低(压力更大)。
2.大脑为什么要休息
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长时间工作产生的腺苷会让我们的工作状态变差,这样就很难保持专注,效率变低,因此我们需要休息。作者在这章提出的一个我原来没有接触的观点:我之前在书里看到,可以通过转换不同类型的工作使用不同的脑区来达到休息的目的,但是这本书里说:不同的认知任务用到的脑区都是相似的。同时两个任务进行切换时,一方面会有切换时间,即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进入另一个任务,另一方面则是任务混淆,也就是会在后一个任务中想到前一个任务。这三点在我的学习中都是存在的,因为是强调了认知任务。
我一直希望达到的多线程状态在我读《专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其否定了,在这本书里又得到了强化。一次只做一件事效率才是最高的。(这个观点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面也有)其实想一想,同时几件事,往往是做完而不是做好,即便完成了,也达不到该有的深度。不过,这本书里可能还是没有谈到我想培养的:快速切换能力,不过这可能先把专注能力提上去也就会有的。
3.疲劳产生的三个影响:警觉,不能集中注意力,耗尽感。刚好,我都觉得我有类似体验或者趋向。也许这本书看的正是时候,暑假看就不会这么有感触了。
警觉主要是来自不确定事情,不安全感,刚接触的新事物和新环境,持续的警觉会扰乱认知能力,让人心不在焉,对专注能力非常不好。
注意力是比时间还要珍贵的资源。如果很疲倦,就会信息选择能力和执行注意力(影响效率)
作者在这里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坚持下去不是没有毅力,而是抵抗压力和疲倦的能力差,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是我们太累了。在这时选择休息一小会要比持续工作更好。
耗尽感,这就是神经系统出现质的变化了。一直处在得不到有效休息的状态,一直处在高压,就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持续伤害,也就会产生质变,最终可能会有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双向障碍。
4. 第四部分的测试,我处于疲劳或者是长时间疲劳。真的该好好休息了并且提高自己的抗疲劳和抗压能力。这一生理能力会影响到认知能力(压力下的认知能力),专注能力,而这些能力对我未来的工作或者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的工作或者学习,如果我要一直向上走,那么压力一定是越来越大的,(不能现在写不出作业就觉得整个人崩溃了...),凡是好的东西,都要奋力争取,而这个奋力是以精神情绪不崩溃为基础的,我现在就应该逐渐提高抗压和抗疲劳能力。
5.解决方案
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评估,良好的睡眠,适当的休息,适当运动,减少或避免多线程工作。
这种生理特性不会突变,也就要在生活和工作的不断打磨中运用这些基本策略不断调整,缓慢提高。
补充两点其他的
1.柳比歇夫每天睡十个小时,一辈子写了那么多学术著作和做了很多其他工作。好好休息保证高效率的时间才是最对的
2.身体状态的不同会导致睡眠状态不同,很多人处在一种慢性疲劳状态,因此即便休息相同时间效果也不同,这刚好体现出好好运动的必要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