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大众哲学》读后感_1300字

(2019-10-06 11:47:49) 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1300字

且原谅我日益衰弱的记忆。《大众哲学》这本书最初为我所知,是在看一个很有名的而且我也比较认同的公众人被采访过程他提到的,他说大众哲学这本书是他的哲学启蒙书,对他影响很大。于是我就抱着好奇的心理从图书馆借了本,用了四个多钟的时间,有详有略地读了一遍。
艾思奇写这本书是在一九四七年,内战刚刚爆发。这本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也因此烙上了重重的时代背景。期间的确有很多的阶级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论,以及那个年代的种种概念名词于当下这个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也可以说是不合时宜了。但其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面向大众的姿态,用身边耳熟能详的例子,娓娓道来,可谓是让人耳目一新,又深入其中而自觉认可。难怪当年毛主席出行点名带此书,给儿子毛岸英的推荐书单里也列了此书。
对于本书,我认为其通俗易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清楚明了,可以算是一本马克思哲学的科普书,远胜于现在的政治课本,有一读的价值。当然,如果要论其书所带着的浓浓的时代气息,这本书稍有于今落伍之嫌,亟待再出新的优秀的《大众哲学》书。下面我就简单反驳一下我看到的几个让我不太认可的本书读者所给的差评:
有人对马者讲马哲的书嗤之以鼻,或者唯物主义哲学体现天生的反感。对于从小到大政治课程里都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耳濡目染良久的我们,对于马哲确实可以说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当我们再看到西方哲学里其他的那些学派,往往会心驰神往而不能自已。于是乎,但凡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大家都用另类的眼光观之,凡是说唯物主义的,大家都认为不够有思想,不够精彩。但是看了大众哲学,我有点叹息,如果现在的课程编辑人员能有艾思奇的才学,能有这样强大的结合事例的能力,就不至于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形。
有人不认可本书对其他思想的全然反对,觉得作者有点自大和无知。每种哲学都有自己的体系和观点,如果一个哲学家有自己信奉的哲学,自然会摒弃其它流派的观点,否则这能说这个人口是心非罢了。所以有人在书评里说艾思奇对其他思想进行反驳,显得目光狭隘而带时代局限,对此我只能说,这本大众哲学本来就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者对其哲学的忠诚是跃然纸上。黑格尔批评康德,叔本华抨击黑格尔,不都是和作者一样,在捍卫自己信仰的理论吗?
有人觉得本书太低,太庸俗。本书本就是写给大众的,也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角度写的,所以不如其他的哲学著作那样,用玄之又玄的术语,用诡谲的逻辑,迷得读者眼花缭乱。有人批评它肤浅,我却赞它能让哲学降下身段,受听于大众,而又不失其本来。这非一般作者所能为之。
至于评论里讨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种种,就与本书无关了,更多是后世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思考和批判,像什么不可证伪之类的,还需要继续争论。就如马克思哲学自己所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发展具有曲折性。而且对于真理的认识是不断进行的,只有全面认识到相对真理,才能最终看到绝对真理。且让时代去检验吧。
斯人远逝,斯书依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读书之道。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