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读后感_1200字
(2019-09-24 10:40:58) 读后感 -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读后感1200字
人格的今天
本文是对卡伦·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的阶段总结。如今的我们就像阿卡姆中的那些角儿们,出生时只需要一口饭,而如今胸前背后都是故事。其实原本只需要一口饭,然而从父母开始就怕我们被饿着,所以不断夺食,不断给我们喂食。成年时,父母说你们快乐的飞翔去吧,其实我们已经暴饮暴食无法自拔,心肠已被撑坏。或许有人说自己幸运吧,但是当四周都是辐射时,你怎能确定自己那么安全,其实照照镜子,面目早已开始变化。如今时代的我们,无法脱离这个事实,其实我们就住在阿卡姆这个无边宇宙中。如今看三纲五常觉得太蠢了,也许再过几年,再看那些所谓病态人格,也许也就觉得太正常不过了。说他们是病态人格,只是怕他们伤害我们,其实病毒早已蔓延。
在我们不懂事时,被无法抗拒的营养过剩,成年后的我们就可以抗拒了吗?不,人们想要的太多了,这一点无法改变,所以伤害是必然的。那我们就无能为力吗?不,我们可以被胸前背后的故事而改变,其实我们也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读这本书,了解那些人格是如何形成的,找一把刻刀,剃掉那些可能让我们致命的,磨锋利自己的角质,开始吧。幼稚之年无法改变,有智之年命运在自己的手和那把刻刀中。
书面人格我们可以读书,但是不要被书本搞得营养不良,书本是要经过审核的,书本上写的是作者希望我们看到,是某些利益群体希望我们看到的。只读书上的表面文字形成的人格是不健全的,就像硬币一样不能只有一面,还要有另一面。我们要基于作者留给我们那半部残书,推理出下半部。其实不难,把这本书反过来读,也就找到了。表面上的人五人六,其实能扎根的是自己的黑影,或藏于身后,或扎于地下。尽快承认自己的黑影,才能尽快拿起那把刻刀。如今几人没说过\XX有病\?两个人各拿一本精神病分析书说对方有病,说这个世界太弱了,要征服全世界,其实想征服的本质是个精神病院,实际到手的最多是院里的某个跷跷板。再看看手里那本书吧,想靠它征服世界?哈哈哈,这本书就是精神病院发的。人类一动脑,上帝在发笑。
凿洞我们成天用种种屏幕偷窥或者监视着这个世界,其实这个世界已经在种种屏幕的监控下了,只要你动一下,时刻有数据可以分析你。不只可以分析你,还可以造点让你疯狂的物件儿,造点所谓的文化,控制你。如果不想做个提线木偶,就要凿洞,凿个无边黑洞。在这个黑洞里重构自己的内心和心智就足够了,不需要写那些狗屁作业,不需要四肢,不需要躯体。需要安静,听到砰砰心态就可以。
再说一遍这里的文字,书里是没有的,但是作者让我看到的,我相信也是想让大家看到的,只是我把它们写了出来。非要辩白病不病的?好吧,自问一下自己是否有某种固执?自问一下自己认为的潜能真的符合现实吗?既然有固执,对某些需要灵活应对的就不能灵活,显然就是“有病”。如果潜能与现实一致,那就该一切如愿幸福。我们自以为心知肚明,总觉着镜中的自己比镜中的他人好,这不是有病是有啥?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