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德川家康·第1辑:崛起三河(全集)》读后感_1400字

(2019-10-03 16:22:28) 读后感

《德川家康·第1辑:崛起三河(全集)》读后感1400字

应仁之乱到本能寺这段战国史个人认为是战国史最精彩的部分,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关东从两上杉之争到甲骏相越合纵征伐,尾张与美浓相互觊觎,近畿细川内耗、三好崛起,中国及北九州尼子、毛利、大友、大内霸权更迭,四国的长宗我部、九州的岛津成为一方之霸……这个时期的松平氏先做今川氏的附庸,后成为织田氏的陪衬,在战国这幅巨幅的山水画里,他只是天空留白处的一剪鸿影,多之增色,少之亦可。
这一辑德川处于蛰伏期,故事不可避免地有些平淡,主要事件的带动基本依靠织田信长,信长是个充满魅力的人物,特立独行、蔑视规则、富有创造力。火枪最早由岛津氏呈给京都,却是信长将其在战场上发挥到极致;足利义昭到处流亡,最终也只有信长认识到了他的价值;有实力上洛的人不只信长一个,但真正将上洛付诸行动并取得成功的却仅他一人(大内义兴上洛搅入了两细川的乱局,终因领地混乱而上洛失败;今川义元所谓的“上洛”行为并无史料支撑)。
长得帅的人命还好,你说你气不气。没看天气预报的今川义元正好在桶狭间赶上了一场暴雨,还逆风;把家康打出来的武田信玄取得三方原大胜没多久就一命呜呼;常胜将军,战国侠客,毘沙门天上杉谦信刚放出豪言要制裁信长立刻暴毙……信长一步步从危机中走出,在这个过程中,德川家康始终与其并肩作战,不离不弃,再想想信长与弟弟信行“郑庄克段”的戏码以及妹夫浅井长政背后捅一刀的行为,不禁让人唏嘘。
之前对家康的看法多受外界影响,“老乌龟”嘛,最大的特长就是活得长。看过此书才体会到其生存于乱世的艰辛(虽然有些地方存在美化家康的嫌疑)。
家康不算是富二代,他的父亲广忠跟武田信虎,长尾为景,织田信秀,北条氏纲等相比器量相差甚远,家底也相很薄弱,属于夹缝中的小国。桶狭间之战前,他一直以人质的身份存在于乱世,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像信长、信玄、景虎、氏康等甫任家督便能四处攻略、威震四方。韬光养晦、待时而动是唯一的选择。义元死后,他迅速统一了三河,并把手伸入了骏河,此时的成就值其实已经赶上了家族荣耀松平清康。清洲盟后,家康成了抵御关东豪强的屏障,变成了织田的小弟,还是浩南哥、山鸡哥特别讲义气的那种。信长“挟将军以令诸侯”天下布武时,在近畿与朝仓,浅井,本愿寺等辛苦周旋,无力分身。家康拼死抵御武田信玄,差点儿丢了小命,你可以说这是武士气节,也可以说他拿命押对了信长。之后他拿下甲斐,将松平基业推向了新高峰。在信长的命令下,处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此时的家康已经成了信长的家臣,不论他赞同与否。如果没有本能寺事变,德川家康也许会成为织田幕府的一方大名,从某种程度上说,织田信长成就了德川家康,他的死给了家康危机,也给了他契机。
信长像是一锅噼啪作响的油,给人以最直接的威胁;家康则是釜中逐渐烧开的水,看似温和却同样致命。
很多人不认可德川家康的能力,他的履历里没有桶狭间、严岛合战这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型经典战例,但他在优势局里很少犯错,该赢的会赢,稳定同样是一种优秀的素质。本书强推的隐忍品质,其实是一种知己知彼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一个弱国大名成为了三国守护。
女性在乱世中是最无助的存在,聪明漂亮的於大,痴情无知的於国,娇生惯养、优越感及自尊心极强的筑山夫人,善解人意的阿爱,果敢聪颖的浓姬,胸无城府的德姬,任人摆布的市姬……不论出身如何,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乱世还在继续。
和平,真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