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读后感_900字
(2019-09-17 07:25:40) 读后感 -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读后感900字
写历史小说不容易,读历史小说何尝容易。面对既定的悲剧重演,仿佛是作者拉着一票读者入伙,乘坐一艘破空草船向火而去。书中人物的惊惧和担忧,读者们感同身受,常常漏夜卒读浑身一震;若有艰险避过,我等亦是堪堪唏嘘。尤其主角并没有金手指,一夜之间从街头小民一跃而成天下大势的局中人。其中迷茫,挣扎,乃至退缩都情有可原。我们与其说是观局人,不如说是同窗人。与刘平一同经历心境成长,面对现实鞭策,忍受灵魂孤独。这份向死而生的勇气,必定要给作者,给局中人,也定要给我等读书人。
常常想,那些穿越小说写得爽,可我却偏偏记得八王在狱中责问若曦:“是你让我留意老四的啊”。只可惜,一个早知结局的局中人却偏偏成了最重要的棋子。这种历史走向的无力感,沧桑感很使我震撼。所谓穿越存不存在尚且不论,但这妄想改变宿命却偏偏成就一切的滑稽令我心生畏惧。螳臂当车都是小事,一切努力化作虚空的脱力无援,漫天冷雨兜头浇下。不好过,不好受,不若三尺悬梁罢了。
但人可不是甘于接受命运的动物,既然结局已定,不如作困兽之斗看看,说不定会死得不那么流于世俗呢。史书寥寥几笔生死决断,死于敌人剑下与殁于情人怀中还是有霄壤之别。
上下两部,看得我心惊胆战。官渡之战,曹阿瞒倒是个隐在背后的小角色。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我都并无好感更无偏帮。史书已冷,热血难温。到最后即便还是穷途末路,洒脱如刘平,还真是可爱。
最后贾诩令人刮目。都说郭嘉是第一谋士,在我看来贾诩才可怕得多。郭嘉带来的神秘感吊了读者两本书,最后也只不过是换了姓名这种程度的秘密,看来还是期望过高。盛名之下倒是实质无几。反观贾诩,凶徒之利刃,枭雄之豪骏。官渡之战最后,贾诩还握着天子的把柄,直到最后一刻还手握全身而退的所有可能性。比起曹袁,贾诩当真是适合乱世,适合把握大势的人物。不禁屏气一呼,亲王对贾诩的塑造很带感。
突然觉得与其知晓结局,倒不如暗夜独行,满天繁星流光,照不见前路仍有星光作陪,比之明知死路而挣扎从容得多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