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社会动物》读后感_800字

(2019-09-04 19:01:50) 读后感

《社会动物》读后感800字

本书可以定为4.5分。
当初电商活动凑单,买了本书的纸质版,原因只是看读者评论量超大,想着定是本好书。
买回后,看到目录,开始“鄙夷”,想着定是本从生写到死的心灵鸡汤。
但华丽的装帧,以及大量的追捧,还是让心里有丝疑惑。书太厚了,于是束之高阁。
微信读书上架时,心中的好奇又起,于是翻开来看。
一时打开,便发现与预想相悖,内容的严肃性,以及不同的观点和切入角度,闪烁着吸引力。
这本书,重塑了我对潜意识的理解。
作者说,潜意识时刻不在观察、思考着周围环境,这是一个多方位、立体的过程。它不断总结并固化成思维逻辑,不断对这个世界建模,形成意识,简化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简化处事方案。这就像计算机中的“压缩”,大脑相当于存储介质,它容量有限,于是各种压缩建模的结果被分门别类存储下来,又通过神经元联结彼此联系、调用。
我们的意识在潜意识的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因此环境的作用突显出来。既然潜意识时刻观察环境并做出反应,那么塑造一个具有滋养意义的环境,这本身意义重大。作者又讲这一概念不断延伸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也因为意识源于潜意识,潜意识受环境的滋养,形成于大脑神经元的联结,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推动形成神经元的联结,从而正向促进大脑的成长,锻炼形成更好的思维逻辑,从而推动和掌控自己的命运。
一个心理上的案例是,一些人遇到难题,会私下告诉自己“我不适合做这个”,然后放弃。另一些人遇到难题,会告诉自己“你还没能解决它,所以还要继续努力”。因此,后一种人,往往重复地做事,就像引导自己的大脑形成那一领域的神经元联结一样,不断尝试,不断构建自己的大脑结构。
潜意识是可以滋养的,大脑结构是可以塑造的,人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
这不是一本故事书,值得好好读一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