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中文版)》读后感_1100字
(2019-10-06 04:42:17) 读后感 -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中文版)》读后感1100字
科学哲学的入门书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种多元性的活动,就算是去问科学家,可能也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与宗教相类似,科学是试图理解、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科学具有两个特征——科学家探索世界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天文学除外)和科学理论的建构。
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去弄明白实验、观察和理论建构等方法是如何帮助科学家揭开那么多自然之谜的。简而言之就是去分析各门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科学哲学的部分工作就是去质疑科学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
演绎和归纳是科学家所采用的两种重要推理形式。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它的前提是一般性的,其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在现实中很多理论的证明都需要用到归纳推理。
科学是否“科学”,始终是一个概率问题,与大多数哲学问题一样,无法找出终极答案。英国哲学家休谟指出,我们的归纳推论建立在自然的齐一性假设之上。但是我们无法证明自然齐一性是正确的,并且我们只有回避这一问题才能为它的正确性提供经验性证据。所以,我们的归纳推论依据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假设,对于该假设我们没有很好的根据。休谟断定,我们对于归纳的信心只是盲目的确信——无论如何它无法在理性上得到辩护。
“不存在类似绝对真理的东西——真理总是相对于特定的文化而言的。”都说迷信是错误的,科学是正确的(在我们的语言里迷信被赋予了贬义,而科学被赋予褒义,我们不妨只把它们看成普通的概念性名词)你也这样认为,可是你并没有看到迷信不起作用,也没有看到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瞎胡乱转,一切都是建立在别人告诉你之后你自己想象的基础上。
科学,就是当今世界的普世价值观,正如迷信就是过去世界的普世价值观。或许未来科学也会被赋予贬义,未来的人看待今天的科学就像我们看待迷信一样。归根结底,这只是认知的不同,只要你愿意相信。而认知的发展可能是起伏的,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不一定就比古人正确。
对于科学,我们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不管某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多大的权威性,我们都不能放弃批判性思维。就像本书中所说的,“对待科学家关于不可观察的实在所提出的主张,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种彻底的不可知论。这些主张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但是我们不能辨别其正误。”
这本书概念性的东西有点多,理解起来没那么容易,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后面的章节囫囵吞枣似的看完了。准备有时间再梳理一遍,将内容浓缩一下,手写一篇总结。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