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中国简史》读后感_900字

(2019-09-17 22:49:08) 读后感
  • 中国历史年表(中国简史年表)
  • 《中国简史》读后感900字

    因为刚读完吕先生《中国通史》,当看到这本西人所著的《中国简史》时,便毫不犹豫加入了书架,我想知道,西人怎样看中国历史。
    一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往往不同。作者作为法国史学家,却对亚洲历史情有独钟,对于与西方相对应的东方这块土地,无论地理环境文化渊源,还是民族传统、宗教信仰,都能信手拈来,尤其在写到历代文化艺术的成就时,眼光独到,反映出其深厚的学识。尤其他的观点多来自于世致入微的观察,而非泛谈。这正是我们当下治学所缺乏的精神。现就个人体会分享一二。
    1.关于李白的诗。在写到盛唐的文学,作者引用了不少李白的诗,但并非我耳熟能详的那些。而是譬如,“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又譬如,“长波写万古。”还譬如,“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作者引用这些,主要多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诗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与其说此乃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不如说也是一种哲学般的思考,一种对天与人、物与我的认知。
    2.关于小说《西游记》。我少年时代对它的认知,就是一本神怪小说。作者应该也没看过,因为他也简单地以神怪小说定义。但是在时下,对西游记的解读,有些是很精彩的,充满了现实意义。不过我想说的是,在这本书中,无意中读到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乃道教之尊,这大大纠正了之前我以为都出自佛教的错误理解,但是观音明明是佛教的菩萨,怎么又受制于道呢?好在,作者又无意中写到了佛道共舞的渊源,算是立时解了我的困惑吧。
    3.关于佛教在中国。因着民间多信仰之故,读史时,我也会多留意关于佛教在中国的由来。许是作者对宗教信仰的研究颇深,在谈到外来宗教信仰的传播与影响时,总会有相当多的篇幅。吕先生在中国通史里,写到洛阳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汉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其语调平实,就只是一种叙述。而本书作者不同,他对佛教的认识,有一种理解和内涵在其中,似乎那一字一句里迷漫着光辉,让读者忽然想要去一探究竟。
    我想,这便是读史的收获吧。

  • 中国历史年表(中国简史年表)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