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学好英语这本书就够了》读后感_1600字

(2019-08-30 19:57:57) 读后感

《学好英语这本书就够了》读后感1600字

本书从题目看定义为一本实用类书籍,更多是像是一位陌生人提出的建议,而书中最后一章让我对作者生出更多的亲切感,让我记住新东方有一位叫“王江涛”的老师。

作者书中谈到他能被新东方录取原因除了用古文写简历外,还有就是他是罕见的修道家专业的应聘者。道家在作者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把他道家的思想生动的诠释了出来:

“在我看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活得开心,就是最大的成功。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那就与马云、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富豪没有分别,也算是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知足常乐”的含义,能够身体力行的更少。“奔驰逐死”是很多人终生不幸的渊源。很多人,只有到了临终那一刻,才明白自己的一生其实只是活给外人看的。

作为一个无足轻重、言微权轻、闲云野鹤的小小教书匠,我从未幻想过所谓的成功,也不想获得所谓的成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活得开心,足矣!

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获得成功,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所谓的成功。闲暇时,读几页原版的《哈利·波特》或者《指环王》,岂非一种莫大的幸福?

三个老掉牙的问题,我苦思冥想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向何方去?

你的青春,究竟该怎么过?你,是否想过?”

这样的后记,引发了我对茫茫人生和“道”的一点思考,儒、道、佛中,表面上道无时无刻不在提倡着“无为于己,无为于它”,看起来无一点“私”,实则是最为自私的宗教,然而这点“私”是我们能否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决策和安身立命的根本,这让我也想起今天万维刚老师文章中提到的一个案例:

研究者做了几个实验,结果非常相似。其中一个实验是跟一个救助孩子的慈善机构合作,在他们的捐赠网站上搞测试。他们测试了两个广告词 ——

“让我们一起来救一个孩子”

“你 = 救命者”

结果是对于那些年收入9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来说,第二个广告词的效果大大好于第一个广告词。

你=救命者,这一清晰的等式,是对自己拥有最深刻清晰的认识的人在对自己能够做出捐赠时给自己认准的标签,很多小事上,我们都希望有如此清晰认清自己的标签,一旦那个标签给自己贴上,便有相反甚至一发不可收拾的行动……

这样的等式,的确很自私,自私到只考虑我是谁,我是救命者,对的,救命者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快感和价值感,然而我们在通常在小事上期许并且能够得到这些快感和价值,这都源于我们的自私心理,但是到了面临人生决策这一大问题时,我们通常失去了自私的能力,甚至对自己拥有自私的能力感到质疑,其实社会的规则都是要求我们无私——比如当个官,能够家人带来许多便利,嫁个不爱的富二代,也许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父母万年在物质上充裕,我们在大事上通常很无私,以致于失去了自私的天性,说到这,我甚至开始对人类的进化产生了质疑,拥有自私的能力,我想也是让人类进化论中产生人与人区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当你自私到极致,你才会清空自己,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从哪里去;当你自私到极致,无私的举动在你看来有时只是对世俗潜规则的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其实是人生一种已成定局的博弈。

说到这,关于“道”其实一直提醒着我们要一直有路,一个“道”字由一个“首”字和一个“走之儿”组成,那个“首”是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很容易枯萎死去的器官,相反,当它越来越智慧,我把他化成了和作者一样的形象——“作为一个无足轻重、言微权轻、闲云野鹤的小小教书匠,我从未幻想过所谓的成功,也不想获得所谓的成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活得开心,足矣!

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获得成功,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所谓的成功。闲暇时,读几页原版的《哈利·波特》或者《指环王》,岂非一种莫大的幸福?”

我愿我的人生能够一直这么自私的走下去,风风雨雨,风和日丽,一直这么平淡豁达着,灵魂一直这么飘荡着……便是三生有幸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