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盛世的狂欢:从顾城到海子》读后感_1400字
(2019-08-22 18:19:22) 读后感 -
《一场盛世的狂欢:从顾城到海子》读后感1400字
一个是从北京下乡又回北京的童话诗人,一个是从乡村土生土长15岁进入北大的田园诗人;一个用黑夜给的黑眼睛到处在寻找光明,一个从明天起关心粮食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历经辉煌却依然追寻寂寞,一个生前寂寞死后辉煌;一个走之前带上最心爱的爱人,一个只带着四本书;一个让生命结束在最美的海岛,一个让自己最终躺在连接天与地的天梯般的铁轨。从顾城到海子,是孤独的极端,是偏执的宿命。
对微信读书的热情出现了一个断档期,主要是好久没找到想一口气读完的书了,一直到这一本。选到这本书是因为想了解顾城后期近乎变态的三角恋故事,而《英子》还没有上架,就找到这本书,一读就有点欲罢不能了,而更多惊喜还在第二部分,海子的部分。
两个诗人放在一起写,读完思考了一下作者这样做的逻辑,两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类似的地方,都是很小就表露出对文字的天生热爱,都是天才,都有在农村跟大自然充分融合的一段岁月,这段日子和经历才把一个打造成童话诗人,另一个成为田园诗人。两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一种极端的偏执,都是单纯而易感,情绪容易急剧变化。性格因素是触发两个人都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深层原因,而直接的导火索,顾城是因为感情的背叛和被背叛:海子是因为宗教,还有我认为是他最终觉得自己江郎才尽而才尽的时候也还是不得志。顾城是在辉煌时选择继续落寞的生活,而海子是典型的生前落寞,死后辉煌。
很喜欢作者行文方式,语言细腻优美,一气呵成有有自己鲜明的观点。特别是海子部分,可以读出作者本身对海子诗歌的热爱,对海子的作品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童话诗人顾城:对于顾城的作品不是特别有感觉,大概是因为用童话的方式写诗与我是太遥远不大容易引起共鸣的方式,最喜欢的还是这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 《远与近》
顾城深刻的孤独感并非是后来的生活境遇所赋予的,而是来自他心灵的深处。他不知道自己到底的所属,终其一生,顾城都在路上,他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离到另一个地方,他一直在寻找的是一个能使他的灵魂真正感到安定的地方。他以为谢烨是那个避风港,又以为英子是岗上的灯塔,当两个安全感都不在时,他的生命便慢慢地走向了尽头。
相较之下,我更喜欢田园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要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海子的诗,每一句都是那么的恬静美丽,可是每一个美好背后却是荒凉,那种“锥心泣血”的荒凉。
海子的一生特别让人心疼,孤独贯穿了海子整个人生。写诗,被批评,喝酒,接着写——这就是海子的生活,海子在北京诗坛一直处在一种边缘化的地位上。有过四段感情经历,却无一有善终。
“在天空和大地之间,天梯静静地支撑在中间”,选择卧轨也许也跟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天梯”意象有关,在海子眼中,铁轨是最近乎于天梯的存在。
自海子之后,中国不再有田园诗。
跑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个人,你以为就是她了,从来没有想过她会令你失望。这时的你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爱情这种东西存在的,这个时候的你相信,一个人这一辈子是只会爱一个人的。你的世界亮起来了,前所未有。
想放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容易,想要爱上一个爱自己的人也并非易事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