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耻》读后感_1100字

(2019-09-09 04:18:38) 读后感

《耻》读后感1100字

界线||耻辱
——我读库切的《耻》
以前读过一本书叫《为青少年立界线》,顾名思义,跟青春期的孩子不要越界,否则不要说教育孩子,孩子不撂挑子就不错了。
然而,仅仅是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不要越界吗?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界线,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很重要的一点。最简单的,不说不当说的,不问不该问的,尊重个人隐私。
在这本书里,界线跟耻辱紧紧相连。
对于52岁的卢里,跨越了年龄的界线,跨越了老师的界线,跟自己20岁的学生梅拉妮发生了关系。这个关系一旦曝光,舆论会直接把耻辱送给二人,谁也逃不掉。梅拉妮恐惧这个后果,恐惧跟教授继续这样的关系,又无法自己结束,只得告诉了男友。
这一场越界,卢里被学校辞退,声名狼藉,可以说是自取其辱。
面对学校的调查,卢里不争辩,完全承认,不写检查,不接受社会服务。他说他在捍卫言论自由,捍卫保持沉默的自由。
这一场越界,他是在捍卫不受辱的自由。
露西遭受了非法的越界——强奸和抢劫,却还要默默忍受这种耻辱,并且还不是第一次。这对于一个同性恋者太残忍了。
为什么?
在殖民者逐渐退出南非后,白人想要在南非生活下去需要得到黑人的庇护,对于卢里这样的白人来说是一种耻辱。
当初殖民者越界给当地黑人带来的灾难和耻辱现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还了回来。露西厌倦西方社会勾心斗角争名逐利的生活,想要留在这样的旷野里,就要付出代价。代价是生下当地人的孩子,成为当地人的亲戚,才有机会留下,融入。
这一场越界,是不得不受辱。
卢里不能接受女儿这样的决定,这不符合他的逻辑。戴西说:我不能根据你喜欢不喜欢我做的事来过自己的生活。在我的生活中,做决定的人只能是我。
做父母的我们常说,这是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是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然而常常,我们不是告诉经验,而是告诉孩子你该怎样做,我要你怎样做。如果你不听,就是对我的不尊重是不知好歹,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的大旗在高高飘扬。原来西方父母也这样,可叹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的经验只是经验,最多是一个警示牌而已。非要强加给孩子,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侮辱。
戴西对卢里说:自打我小时候起,多少年来你一直这样对我,羞辱我。
自从有了孩子,遇到所有孩子的一切问题都习惯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小时候的心理阴影往往影响到这个孩子的一生。
对孩子好好说话,别嘲讽,有话好好说,就是别阴阳怪气。这是冷暴力。
罗萨琳对卢里说:我们同床共枕了整整十年,你干嘛还有事情瞒着我?
哪怕共同生活一辈子,一小块自留地也是必须的。
这三场越界,是以爱为名之辱。
有界线,有尊严;越界,即辱。
卢里选择做露西的一个新客人,从客人做起,陪着女儿。
露西则更坚定,她极有勇气,她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从起点开始,从一无所有开始,像狗一样。
祝福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