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声鹤唳(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200字
(2019-10-07 16:40:24) 读后感 -
《风声鹤唳(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200字
风声鹤唳
以前看四世同堂,在抗日战争时期小羊圈里的形形色色的人,虽然只有寥寥几家,但是也能够代替当时中国沦陷区的情况。安于四世同堂的平凡小家,一身傲骨面对日寇的书香门第,在沦陷区无奈而憋屈的为人服务的警长,浑浑噩噩的有上顿没下顿的贫苦人家,以及寡廉鲜耻爱慕虚荣的汉奸。
子夜是一堆民族企业家在战争和外国资本的影响下产业破产的悲剧。
而风声鹤唳则是一对男女,主要是女人在流亡的过程中渐渐改变的故事。
以前的梅玲,是一个身份坎坷的风尘女子,一心盼望进到博雅那种庄重沉稳的世家大族里。孤单又弱小的她以为世家大族是她最好的栖身之所,是最好的庇护之地。所以天真的女人跟博雅混在一起。后来和老彭一起逃亡的途中,见识到战争的残酷,人民的流离失所,在老彭的耳濡目染下,她渐渐改变了心性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主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信念,而且慢慢的爱上了和她志趣相投的老彭。她从一个只顾自己的女子变成了一个肯尽心尽力为别人的“仙女姐姐”。不是谁都有这样的灵性可以做出这样的改变的。梅玲就是梅玲,聪明剔透。惊喜于她的改变,也庆幸当时有很多像梅玲这样的女子,一心一意的投身于战争。
博雅是美的化身,他懂美,也创造美。以前总觉得这样的大公子,在金窝银窝里长大,纵使眼光独特深远,但是囿于他的出身,他不能理解梅玲见过的经历过的事情。不过我觉得,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博雅做不到梅玲做的事,梅玲也不见得能做到博雅做的领域。如果博雅不死,他会做出很多事情的。另外,直到博雅死后我才看到博雅有多爱梅玲。以前总觉得博雅只是把梅玲当成没有思想的玩具而已。后来为了保护梅玲逼着梅玲离开,也觉得博雅那时候是最爱梅玲的吧。误会已经结下了,山高水长兵荒马乱,博雅不知道梅玲经历了什么。纵使想要见她也没那么容易。而且梅玲变了以后,两个人的思想越来越远了。而且因为梅玲和老彭一起经历过很多,心里隐隐的想让他俩在一起,或许会更好。博雅很好但是不一定适合这个时候的梅玲。直到博雅死去,看到博雅的自述,才突然觉得博雅是那么爱梅玲而且是尊重她的。察觉到她的变化想努力的跟上这种变化,这个样子像一个少年追求心爱的姑娘,并不因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她而不再用心。博雅很可惜,但是还是一句话,这是博雅的选择。如果他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凋零,谁能拿他怎么办?
老彭则是小说中比较纯粹的一个人,至始至终好像没怎么变过,一如既往地善良博爱,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在察觉到自己爱上梅玲之后也没有想方设法的骗到手,而是一直鼓励梅玲,劝导她,教育她。给她看到新世界,并塑造了全新的她,给她自由不让她为难。
所以想想梅玲还挺幸运的。爱人,被爱,改变,成长。在战争中始终没有迷失自我。
有大赤包这样的女人,也有梅玲这样的女人。是国之不幸,也是国之幸运。
而历史也是这样坎坎坷坷地向前走的。
感恩战争中的前辈们的努力,我才能在这个和平时代对小说指指点点。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