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_1100字

(2019-08-31 11:22:59) 读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1100字

曾有朋友与我谈及阅读国外管理学经典著作的感受,除了翻译带来的不适应外,还有一点让人有些疑惑,即作者总喜欢围绕一个主题不断地进行论证,有时候都感觉是在被作者带着绕圈子,绕了半天还在谈同一个主题。其实深入思考下去,才发现作者并非在绕圈子,而是从各种角度来分析探讨,确保逻辑严谨周密、结论科学合理。而且每每阅读到最后,会发现这类书作者总对自己的观点及理论进行回顾总结,不至于让读者陷入逻辑之迷宫里。正如《道德情操论》最后一章,亚当斯密系统阐述了整本书在围绕什么进行研究。针对道德,亚当斯密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考察——“第一,美德存在于什么地方?或者说,成为值得尊重、敬佩和赞同的自然对象的那种优良和值得称赞的品质,是由哪种性格和哪种行为构成的?第二,内心的什么力量和功用,使我们理解这种品质——不管它是让人尊重的、敬佩的还是让人赞同的?也就是说,内心喜欢某种行为的倾向而不喜欢另一种;认为某种行为的倾向是正确的,而相应地认为另一种是错误的;认为某种行为中的倾向是值得赞同、敬佩和报答的,同样认为另一种是应该责备、诘难和惩罚的,所有这一切,是怎样并借助什么手段来实现的?”说到底,理清了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告诉世人“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道德”呢?亚当斯密不仅描述其研究主题,当然会给出其研究结论:“在一切正常的场合,甚至对于尘世来说,美德就是实际的智慧,就是获得安全和利益的最稳妥和最机敏的方法。我们事业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平时对我们的看法的好坏与否,取决于同我们相处的那一部分人支持或是反对我们的一般倾向。但是,获得利益和避免他人对我们产生不利的评价的最好的、最稳妥的、最容易的和最机敏的方法,无疑是使自己成为前者而不是后者的合宜对象。”宝贝,正如书中所言:你想要获得一个作为音乐家的优秀名声吗?获得这个名声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同样,你想被人认为有能力像一个将军或一个政治家那样去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实在也只能是去获得指挥战争和治理国家的艺术和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将军或政治家。同样,如果你要人们把你看作是一个有理智的、能自我克制的、坚持正义和平等待人的人,获得这些好名声最好的办法是成为一个有理智的、能自我克制的、坚持正义和平等待人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德的身体力行通常能带来很多的利益,而为非作歹则对利益损害甚大,所以,对这两种相反的趋势进行综合考虑,无疑人都会趋向美德,也许美德正是自己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也许离情感起伏都没有关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