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读后感_1000字
(2019-08-04 18:37:34) 读后感 -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读后感1000字
《子夜》——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文/君向何兮
01.志在鸿鹄的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在他中学时期,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02.《子夜》,写实主义成功的长篇小说。
《子夜》是中国第一篇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它以宏达的的叙事、资本家群像的塑造、严谨的写实精神、都市文学叙述模式的特点来奠定中国现代长篇小说里程碑的地位。
十一个小时,看尽中国工业的起起落落,午夜十二点,依旧为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蒲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滔的较量中的无力回天而感慨。
茅盾写出了当时中国城市资产阶级的阿谀奉承,写出了当时中国城市工人阶级的起身反抗,写出了当时中国乡村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经济危机,帝国侵略,民族内部矛盾,资本家与交际花凌乱无耻的生活,令人作呕。
比起《子夜》这名,更喜欢《夕阳》这名,浮浮沉沉,夕阳西下,终归一切成空。
大概吴荪蒲当时对民族工业前途的迷茫与无力,便是现在自己对自己未来前途的迷茫与无助。无论怎样,吴荪蒲选择去吹海风,可青海没有海,自己还是选择去淋场雨吧!
03.《子夜》佳句欣赏
a、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b、不怕敌人强。只怕自己阵线发生裂痕。
c、天亮之前有一个时间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