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8 01:53:25) 读后感

《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读后感1400字

他们的爱情其实并没有多么惊天动地、刻骨铭心,也是这样平淡、平凡、细水长流。不过他们携手并进,同甘共苦,以“人生如初见”般走过一生,实属不易。

想起舒婷《致橡树》中:“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她要做一株木棉,而不是一株橡树,像他一样伟岸、挺拔。渐渐地,我明白了她的坚守和在两性关系中保有的独立人格,不卑不亢。她不愿复制模仿,只愿做本真自我。我觉得杨绛就是这样一株木棉,她不像钱钟书有纵横不羁的才气,也没有钱钟书学富五车的书卷气息,但她玲珑纤巧,独特自持。如果说,钱钟书是汪洋恣肆的激流喷涌,那她便是绿潭照得见人影的晶莹澄澈。“钱钟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所以有人说她们的爱情是势均力敌、并驾齐驱的。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因着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与追求,性格的吸引和心灵的默契,他们在惺惺相惜中相得益彰。杨绛将钱钟书看成人生途上的老师,他教会她成长。而她的俏丽与清爽让钟书的艰深的文章中不乏几分灵动的细腻。在几十年的相守中,杨绛以极大的爱包容着另一方。对于钱钟书的桀骜不驯、言语刻薄,杨绛曾这样说:“能和钟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钟书刻薄了。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对于他生活中的愚钝和痴傻,总是宽容对待。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事后她都一一妙手解难,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所以钱钟书赞美她:“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对于他文学创作,她总是倾力支持。为了节省开支支持丈夫写作,她心甘情愿地做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的主妇,尽管让油烟熏成花脸,弄得满眼是泪,她也无怨无悔。她是不可多得的知音,懂得钟书的所思所想,她比钟书更期盼《围城》的诞生。

携手走过几十年的春秋,他们于风华正茂时相识相知,在异国他乡追逐梦想;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也饱尝亲人的离散、历次政治运动的惊险。但是他们从未放开彼此的手,这样同患难、共荣辱地走过来。我认为杨绛的心中充满了爱与温暖,这也是原生家庭带给她的。所以不缺乏爱的人是强大而充满希望的,她在人生的艰难时光中不会轻易悲观和消极,在面对最残酷的现实时,她能报之以微笑,能给予生活极大宽容,这样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正如她说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钱钟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体力,不算冤枉,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婚姻中的双方有对互相的影响,也有为对方的坚守。所以成功的两性关系不只是我改变你什么,更可贵的是我保全了你什么。她用行动诠释了“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的爱情箴言。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