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快递中国》读后感_800字

(2019-08-31 23:22:40) 读后感

《快递中国》读后感800字

那敲开你房门的快递小哥,背后是怎样的快递帝国?双十一天猫四亿订单,如何送达剁手党手中?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快递年业务量赶英超美,全球第一?请看本期《走近科学》(误:《快递中国》)。
这本报告文学,优点是平易亲切,细节满满,像一幅幅的特写,近距离勾画了快递行业的人生百态。
缺点是故事线太杂,各个快递公司各个网点不停切换,按话题而不是时间线组织,看起来有点乱。同时煽情太多,分析太少,与疏离冷淡的《腾讯传》风格迥异。
那么接下来让我向排名第一的书评学习,谈一下我从这本书,从中国民营快递学到了什么。
首先,最让我惊讶的一点,是作者指出民营经济起步的文化基础:宗族社会的仁义礼智信。这种历史文化,在北方政治中心早就荡然无存,而恰恰在江南的穷乡僻壤得以保留。而宗族文化使得诚信成本很低,集资、借钱、合伙,都比较容易。
第二,中国劳动人民真的是勤劳智慧坚韧不拔。民营快递早期不被官方承认、不被人民信任,各种天灾人祸,还被强盗小偷趁火打劫,这样都生存了下来。
第三,从生存到发展,不仅要靠坚持不懈,还要靠正确的策略。正如中通创始人赖梅松说的,”实际上三百六十行都是一样的,不管你做哪一行,都会有成功与失败,你失败的时候就要调整策略,而不是放弃不做。”这本书以“三通一达”中成立最晚发展最快的中通为主线,讲了中通发展中关键的几个决策。一是发展省际班车,二是有偿派费,三是从承包制转为股份制。每次重大决策都遭到承包商的强烈抵制,然而每次推行成功,中通都有很大发展。
第四,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书中重点讲的几个关键人物,从无中生有建网点的张惠民,到借钱发展北京网点的陈加海,到快递员转行做安全监察中心总监的李鑫,都是赖梅松给足了资金、权力和信任扶持起来的。
特地在电脑上写的小作文,感谢你看到这里。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