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唤醒大脑:神经可塑性如何帮助大脑自我疗愈》读后感_900字

(2019-08-11 19:04:14) 读后感

《唤醒大脑:神经可塑性如何帮助大脑自我疗愈》读后感900字

虽然到后半部分对各种病例的研究已经没有兴趣读下去,还是认为这是一本很开眼界的一本书!想想食物与舌头接触产生的反应变成不同编码的电信号传递到大脑,变成“真实”的感受,读文字,听声音,推理,判断,预测,大脑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总结一下:
1、意识首先是对自我的感知,大脑会形成脑图。大脑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支持身体而存在,当大脑形成以后,身体与大脑开始互动,互相适应。
2、神经传导与大脑活动都是基于电信号。同时启动放电的神经元是连接在一起的,反复的精神体验使大脑神经元产生结构性变化,其突触连接更为强健,所以学习需要重复才能“掌握”,大约掌握必须形成足够的神经元连接吧。大脑是用进废退的,所以不用的部分会遗忘,大约遗忘也是对应的神经元突触结构不存在了吧。
3、神经地产也是竞争的,如果你总是想不愉快或者痛苦的体验,会占据更大区域的神经元,强化痛苦体验。有些区域是多任务的,所以分心做不好事情,不过另一面是可以弱化痛苦体验。
4、印象特别深的是本书提到的大脑的冗余,为大脑重新接线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即使有些损伤也有恢复的可能性,只是这个过程如同婴儿成长,需要足够耐心和时间,有时也是无效的。这是大脑可塑性的物质基础。
5、很多身体的疾病根源在于大脑—-那些所谓低级的非理性部分管理着我们生命的支撑系统,所谓被认为低价是因为没有意识介入,而部分却是高度自动化的。这部分出问题,如果去医治被他指挥的身体自然是无效的,事实上目前基本都是这样做的。
6、快走能够促进海马体生长,海马体是短期记忆转为长期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中年后的锻炼能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7、中医,冥想,太极的作用貌似找到了实证,对神经放松有作用,利于大脑修复。其整体观点值得参考,但究竟如何开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无实践。
8、光,声音,触摸、脑桥等等方法是重塑大脑有效手段。
尽管大脑有可塑性,善待自己的大脑吧,常锻炼,保持正常生活节奏,足够睡眠,足够营养。
还是好奇,意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总觉得现在的研究方法不对路,就好像我们想弄明白报纸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但研究方法却是分析报纸的化学成分,每一个字占据的位置。。。。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