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读后感_1800字
(2019-09-02 22:53:53) 读后感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读后感1800字
这本书出版于2013年,现在是2018年,5年时间过去,回头来看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此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来谈论中国情况。
1. 政府政策及问题2. 经济问题3. 民生问题
政府政策及问题,郎教授围绕2008年四万亿展开。到现在为止,对于这个政策学术界仍旧争议不断。我认为利大于弊。打个比方,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是要再给他一剂带有毒性的强心剂来延续生命后再慢慢医治,还是直接由他自己死亡呢,应该选择前者。中国40年来的高速发展值得肯定,问题肯定也会有,确实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同时作为一个国家维稳肯定是第一要素,用时间来换取改革的空间,我觉得没有错!
2. 针对股票市场,我认为收获颇大。原来中国的证券市场建立是为了让入不敷出的国企从民间进行集资(抽血)。所以中国的股市没有价值投资,要想赚钱就得靠消息。所以我已经不研究中国股票,因为我没有渠道去了解真实消息。
3. 针对房地产市场,只能说它是国之重器,联系到国家的方方面面。从银行债务、到政府税收及收入,再到老百姓的个人资产。除了没房子的人,没有人希望这个泡沫破裂。房地产税也只会抑制房地产投机,抑制房价快速上涨,不会使其房地产断崖下跌。没有人希望他跌,但或许跌的可能性很大。有两个不确定因素,一个是房企债务压力很大,而在建、在售楼盘有很多,需要通过降价来换取更多销售业绩回笼资金。另一个是国家是否还能保持那么高的GDP增长,目前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可能会导致很多企业业绩下滑,最终导致老百姓就业收入受到影响,那老百姓的房债比例又那么高,万一还不了的话,也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经济是一个很庞大的学术,牵涉的面很广,很难系统性说清。
此书中间断提到民间银行、马云、支付宝。我认为民间银行的建立很好,但一定需要有超强实力的民间企业进入,毕竟中国仍旧是社会主义国家,国人对于银行有着神圣般的信任,如果银行完全市场化,实行优胜劣汰,某家银行倒闭,那里面储户的钱谁来保障。马云以及支付宝很好的起到鲶鱼效应,倒逼国有银行进行改革,这两年已经看到效果,但是对于国人而言,理财渠道仍旧太少。但话又说回来,如果金融市场完全市场化,那很多国人的钱都投向国外,我国经济可能受到外国的冲击会更大,更有可能被美国影响造成金融危机。所以完全市场化,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现有国情。
再说说民生方面,此书提到养老、奶粉、疫苗、教育。
养老方面,最大原因还是在于人口结构。因为之前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今后中国的老龄化会很快很严重。所以国家现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就是希望从根本改善人口结构。but城市生活压力很大,导致二胎政策并没有很好实施,起码我的意愿不强烈。如果要改善这一情况,就应该根本上改善国民福利待遇,减小生活成本。另外一块就是公务员也要同步缴纳养老保险,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性。
奶粉和疫苗,这完全就是官商勾结的产物,藐视生命,藐视法律。个人利益凌驾于所有其他之上。其实我国各行各业都有,只是这两个行业触及儿童和婴儿,是最为敏感的领域。人性本恶,商人追逐利益、官员升官发财,其实往小了看可能就是商人节省了某一个企业开支,官员批了个举手之劳的条子,反正这些人属于特权阶级,出现的问题不会影响他们,但是银子是实打实到自己手中。所以还是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监管体制,提高企业门槛,还要有最为强有力的惩戒制度,这样他们才会畏惧,才能保护国人的食品安全!
最后提提教育,因为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要过上好生活,就得刻苦读书出人头地。而目前高考还算是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减负其实是在减学校和老师的负担,增加家长的负担,这也是不生二胎的一个理由。所以最好还是要在政策上加强学校义务,加大学校教育责任,并且实现学校公平化,让优秀的教师平均分配到各个学校。还有一条就是尽量杜绝条子生,据了解现在这一现象好了很多,但仍旧还有。
最后总结陈词。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的问题肯定会有。我们要肯定40年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善。面对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经济、民生、政治其实是互相联系的,制定者需要考虑方方面面。郎教授非常推崇市场化,推崇资本主义。我认为世界五彩缤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体系来治理国家。而每个国家和其人民都有其自己的历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国家性格及人民素质,中国5000年的历史,有2000年的封建统治,早就了国人骨子里就需要强权人物或政党带领我们一起前进。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