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八万四千问》读后感_1300字

(2019-08-08 09:54:03) 读后感

《八万四千问》读后感1300字

1: 书中的问答是在咖啡馆里或足球比赛之间的时间产生的,并不是什么深奥或者能给人启发的内容。
2: 如果我们所拥有的全都可量、可数、可见,那生命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3: 所以,他们必须认识到,物质主义的游戏永远无法真正地根除不安全感。这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因为不知为何我们有种盲目的概念—— 有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表面上看,这或许暂时看上去是真的,但是如果你太过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意味着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变化的事物之上。
4:我们经常害怕修行佛法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这不一定是事实。实际上,修行会带来态度上的改变,改变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还有最为重要的—— 对待死亡的方式。
5: 如果只是无趣倒也罢了,但我们还很痛苦。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变得如此无趣,正好相反,我们都愿意认为自己很特别。
6: 一个人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应该出离呢?当你真的看到你所想出离的事物的过患与虚妄的一面,并对之感到真正的厌烦,就是该出离的时候了。事实上,那一刻你已经开始出离了。
7: 烦恼的本质恰是智慧。
8: 享乐与欲望不是一回事。你可以仅仅通过欣赏而享受一件事物,而并不想占有它—— 换句话说,就是不沉迷于它。所以是的,你不必放弃所有的享受;但是所有的欲望,包括想要获得解脱的欲望,最后的确都需要抛弃。
8: 人们问我为什么有女朋友的时候,我感到他们对我有着很高的期待—— 认为我在普通人之上。这着实令我担心。我非常希望人们认为我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人,拥有所有人类的特质、弱点、长处和过患。当人们对我的期待超过了他们对其他人的正常期待时,这变得很困难,因为人们期待我做些超人的事,而我却只是个人
9: 我想大部分中国人会认为,为了追求精神之路,您应该要舍弃世俗的爱和关系,那为什么还要在生活里寻找它们?
首先,我想要说有很多事情我理应放弃,但我没有力量放弃;有很多事情我应该去做,但我却因懦弱而没有做。所以基于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很多人在这件事情上感到困惑是有理由的。
但严格地说,从佛法的角度,你应该舍弃任何滋长你的傲慢、我执和贪心的事。这件事可能是关系,但也可能是假装舍弃关系。
10:释迦牟尼佛说:“真正追随我的人会像狮子一样死去。
11: 怎样选择正确的修行之路?
我并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讲,我是如此幸运,出生在佛教国度的佛教家庭之中。基本上,我从母亲的子宫里蹒跚而出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是佛教的—— 佛龛、经幡、佛塔—— 所有一切都是。
12: 如华智仁波切所说,你应该像只饥饿的牦牛,精进不懈、满怀渴望,另外,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也很重要。同样,我们也必须批判性地看待批判性思维。所以,从愚昧状态开始,你需要变得聪明起来,而最终也得摆脱聪明本身
13: 一切都是我们的投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
14: 我不是说仅仅因为生活在佛教家庭,孩子们就可以成长为很好的人。事实上,不要强迫你的孩子成为佛教徒,这一点很重要。开放性的精神以及不把自己的见地强加给他人,是佛教徒引以为豪的事,也是佛教的方便之一,应该要保持下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