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兄弟(第3版)》读后感_1100字

(2019-09-17 11:45:01) 读后感

《兄弟(第3版)》读后感1100字

超乎想象的荒唐,才是人生。

40多万字的小说,听听看看,13小时。余华从未让我失望。他一直都在用接地气的语句讲述看似荒诞的故事,没有一直的哀伤或欢愉,也没有稳定的人设——没错,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要经历大悲喜,那些我们以为的悲哀也会隐藏在滑稽背后,而劫后余生的庆幸往往会在某件悲剧的十年后才出现。因为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可回头想想,在上帝视角中,谁又能摆脱自己荒诞剧的角色?

“天翻地覆慨而慷,我们还是兄弟。”

很多人被这句话感动,没错,这是生而为人最单纯的情感。李光头和宋钢截然不同两个人,代表了欲望驱使和道德驱使的典型群体,也为这句话做出了不一样的诠释。

其实很难下断言,到底谁才是更好。因为评价范畴不同,我们无法将这对兄弟进行比较。大环境的吵杂,让我们越来越武断的成为一个爱热闹好评价的看客,刘镇这种小地方更是用40多年的变迁演绎了这社会现象。所以我们就像看娱乐报道一样,感慨沧海桑田人心不古。事实上一直以来,被看客们反复重新定义的人,都还是原来的那个人,我们觉得感情变了,只是因为夹杂了太多外因,让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所以,只有林红把身体和灵魂抽离了,宋钢死了,李光头成为“孤儿”了,“兄弟”才重新被思考,被悼念。

我想,可能说到底,人只是怕孤独吧。

从李兰丈夫的死开始,宋凡平的捞尸,宋妻死后李兰的送葬,组合家庭的短暂幸福,宋因为接李兰而惨死,和李兰从自卑到骄傲到自卑到死亡……好像所有的粘腻都是因为孤独的灵魂突然抓住了可以依赖的稻草,因为那样是来之不易,所以要牢牢抓紧。所以后来的宋钢和李光头才会不停说“我们是兄弟”,然而当遇到林红这样的外部刺激时,所有的格局都被打乱。

与其说情比金坚,不如说造化弄人。也别觉得余华写得有多荒诞,仔细回味,他真的只是把身边的事压缩了时间和空间,搬到了纸上。

而比起这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程,全书最让我动容的却是宋凡平结婚到死亡的过程。如果说每个人都无法逃出上帝之手,那宋凡平一定是内心最强大的一个——信念可真是人类最大的黑科技。

宋钢临终前看到的最后的景象,是孤零零的海鸟飞翔在万花齐放的世界里。李光头带着兄弟的骨灰盒去了太空,其实也只是慰藉了自己。

有人说,葬礼上,那些哭声都是为活人而哭,因为自己被留在世上忍受思念和孤独。是吧,可能如果能彻底看透和克服孤独,我们也都会无坚不摧,但恰恰是这份依赖,加上造化弄人的过程,才多了那么多笑中带泪的回味和感怀。

所以,情感到底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可能和活着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一样无解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