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张爱玲:最是清醒落寞人(珍藏版)》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2 01:06:47) 读后感

《张爱玲:最是清醒落寞人(珍藏版)》读后感1400字

读完了,很心疼。
书中横卧着张的整个人生。她的人生我用“凄美”两字形容,而她就好似开在荆棘丛的一朵白牡丹!
以前的我是不看好她的,甚至可以说是嫌弃。许是那会青春年少,不谙世事,更不明白男女之爱,委实想不明白她作为名门之后,出身书香门第,聪慧如她怎会爱上一个油腔滑调的老男人,还是个汉奸。人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由此见得她大底也不是什么好女人。还听闻她爱钱如命,是个拜金主义者,不自觉的对她的鄙夷就又多了一分。“薄凉”这俩字儿在她的身上也是常见的。这样想着,这么一个薄情贪财品性不佳的女人能写出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来?即便有几分才情,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在翻看了她的几页书后便不再继续了,感觉什么情啊爱呀的,真矫情。但是直到现在不小心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惊觉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浅薄、武断、无知。就像书中作者开篇提到的——著名学者巴特夫妇说的一样:“历史大部分靠猜测,剩下的则是偏见”
我就是这样的,对张是偏见。只因我从来没有好好读过她的一本书,没有认认真真了解过她,只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抓住零星点点,就否定批判了她的一切,从来没想过,就算她真如世人所说的薄凉,那造成她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一句话:世间一切事物出现都有她价值(我这儿将价值套用为‘原因’)。就连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也深刻感知现在的人们都有这个毛病,对一个人一件事没有深刻的认知,就随便评判他人,感觉自己很了解的样子。所以在此之后,我要去好好的读一读她。
我拿起这本书,是被“落寞”一词吸引的,没想到书中的内容没有让我失望,她彻底改观了对世事的认知,刷新了对张的认识。作者以三人称视角像朋友给我讲另一个人的故事一样,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张的传奇一生,让人唏嘘不已、感慨良多。于我而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张的心疼。从小在没有温暖没有爱的家庭长大,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差点死于父亲之手,即便后来找到了母亲,亦不是幸福的。强势的黄母对她大多的也是责备,让她没有温情可言,注定了她的敏感内向孤僻,以至于后来遇到甜言蜜语的胡时,就像冰天雪地里突然横飞出一只暖炉,惊吓之余是惊喜,即便后来只剩丝丝余温亦是不舍得放手。
世上最让人痛苦的事不是从没得到过,而是得到了又突然失去。
胡兰成于她是属于错的时间遇上了错的人。那么赖雅,却是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他俩可以说是患难夫妻,更是精神伴侣,赖雅对她是真真切切的疼爱关心。可惜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生计穷苦的她,刚遇真爱,准备好好过完余生,上天又跟她开了个玩笑,丈夫瘫痪了,不久也与世长辞,留下了满心疮痍的她,孑然一身走在人生边上……
惊艳一生如他,风华一生如她,传奇一生如她,落寞一生如她,悲苦一生如她,凄凉一生如她~
最是薄凉也情深。
如果真是薄凉,她岂会在胡一次次伤害她之后,她还帮助他,给他30万?还会在赖雅瘫卧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时,一直陪伴其左右,不离不弃?
我想说,薄凉是她,深情也是她,不管是薄凉还是情深,她也只是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一个普通的需要被爱的女人。愿世人对她多一点理解,少一些苛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和苦楚,都不容易!
粗浅的解读,如有不正之处,望各位书友海涵。
还需多读书多读书多感悟多感悟。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