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传习录:一本书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_2000字

(2019-09-18 04:12:49) 读后感

《传习录:一本书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2000字

读书分享:《传习录》作者王守仁。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我觉得想了解王明阳的心学应该先读读这本书。我感觉这本书的格式很像论语,它讲出了守仁心学的真谛,包涵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篇基本是用书信对话的形式,通过明阳先生对于各个问题和观点的解答,简单而又朴素事例的说明,讲出了修心至善的境界,知行合一的本质。认真学习阳明心学,让你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看完这本书能明白什么叫格物穷理,什么叫心外无物。什么叫去人欲,存天理。对一些简单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门四句教,天泉证道)
安于现在的地位、条件而行事,不做超出自己地位、条件的事,身在夷狄,就做在夷狄能行的事,身处患难,就做在患难中能行的事,随着时间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己,这样到任何地方都能怡然自得。
读完这本书能够对心学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挌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
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付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矣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窸窸自能光明也。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工夫。”
先生曰:“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着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是世间大慈的父。”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
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龙场悟道)
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 ‘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宁静在修身养性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但这种宁静并非黑乎乎的一片死寂,而是活泼的,鸢飞鱼跃。
有些人错认宁静存心为“什么都不想”,如果他们是对的,那么石头的心是最宁静的。
这段话曾被选入高中政治课本,被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而被批判,但却成为许多人知道王阳明及阳明心学的开始。因此可以说,大部分中国人知道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是从批判王阳明开始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下无心外之物”的难以理解。
“天下无心外之物”到底该怎么理解呢?可以简单地从两方面分析之。
首先可以说,万物都是心的一种影像。心像是一面镜子,它只是一个照,你所看到的都是镜子里所照射出的那个东西。
其次,心必须缘到外物,其作用才能显现出来。而且它从来不离万物,离开了事物就没有办法去另找一个所谓的心来专门研究。
正因为这样,你没有见到这些花的时候,就像事物还不曾放在镜子面前,无法在心中出现一个花的影像,而心照的作用也无法发挥,自然是同归于寂;而当你看到这些花的时候,心照的作用开始发挥,镜子中顿时出现花的影像,花的颜色顿时显现出来。
这就像王阳明所说的:“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开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