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梦的解析》读后感_4500字

(2019-09-11 06:10:49) 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4500字

解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三)

在弗洛伊德以前,人们是如何看待梦的?梦是什么呢?一般人对于梦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原始时代留下来的。原始人认为梦是来自他们所信仰的鬼神的启示,可以预卜未来,可以指导行动。在古埃及人看来,梦是来自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指示,这种观点就算到今天也仍然有很多人深信不疑。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梦是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是无法被理解的思维片段。他们认为梦没有意义,无法解释,所以他们提出的关于梦的理论就不太关心如何去解析梦。可以这么说,关于梦的研究,在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之前,几千年来人类对梦这一神秘现象充满了困惑,很多迷信的、不可靠的说法广泛流传,可是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太大进展。

这样的背景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横空出世。他提出看法,第一,他否认了梦是超自然力量所带来的启示,认为这是迷信的说法;第二,他反对把梦当成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他认为,梦是充满意义的,梦和做梦者清醒状态的思想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认为梦是可以解释的。

那么在此之前,人们是如何解析梦境的呢?一般来说,民间有两种解梦办法,一种叫密码法,一种叫符号性的释梦。

密码法像查字典。梦见的东西就像不认识的单词,一个一个参照字典翻译出来,再串成句子。用密码法解梦,就有点像我们的周公解梦,解梦的人会查阅解梦书籍,根据某一解梦书籍,把梦中的细节翻译成相关的内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相关内容连接起来,就可以解梦了。

另一种方法,是将全部梦视为一个整体,试以别的内容来取代。此法实际上就某些方面看来,却是利用“相似”的原理,而且,有时手法相当高明。这便是“符号性的释梦”。《圣经》上约瑟对法老的梦所作出的解释,便是一个例子。“先出现七只健壮的牛,继有七只瘦弱的牛出现,它们把前七只健壮的牛吞掉”,这就解释为暗示着“埃及以后会有七个饥荒的年头”,同时预言“这七年会把前七年丰收所积蓄的粮食全部耗光”。大部分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家所编造出的梦,多是运用此种“符号性的释梦”,因为他们是以我们普通人在梦里所发现的那份“相似”来体现他们的想法。而那些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者,则是利用“符号释梦法”来对梦作解释,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加以臆测未来。

符号性释梦不靠谱的地方,就像弗洛伊德说的,它无法解释所有的梦,而且全凭一种主观的推测以及直觉的反应,并不可靠。而密码法则靠个别人编写的《解梦书》来翻译梦,可解梦书籍提供的解释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两种方法都无法准确地找出梦的意义,它们都算不上可靠的解梦方法。

那么,应该怎么解释梦呢?弗洛伊德提出,用“精神分析法”来解析梦。

咱们接下来说说,梦到底是什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前面我们讲到,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无意义的胡思乱想,而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是由高度复杂的精神活动构成的。那问题就来了,梦既然有意义,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经过对大量梦境的分析研究,弗洛伊德发现,梦境所演示的,其实是内心某种欲望的满足。

“梦是欲望的满足”,这句话是弗洛伊德在书中得出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结论。这本书,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这句话一定要记住。

其实梦的这个特点,我们是很容易察觉的。弗洛伊德举了一个例子,“在我的青年时期,这种“方便的梦”常常发生。那时,我经常工作至深夜,早上起床对我来说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所以,清晨时,我经常梦到我已经起床在洗漱,不再为未能起床而焦虑,因此,我得以继续酣睡。”

弗洛伊德还把孩子的梦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研究低级动物的构造或发展,有助于揭示高级动物的构造。同样的,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对研究成人的心理也有相似的作用。小孩的心理活动不像成年人那么复杂,他们的梦通常都是简单的愿望达成。

你可能就要问了,说梦是欲望的满足,难道所有的梦都是欲望的满足吗?这样的结论会不会太绝对了?开心的梦是愿望的达成,这我们可以理解,但那些恐怖、痛苦、焦虑的梦,难道也是欲望的满足?

对于这些问题,弗洛伊德坚持认为,所有梦的核心本质,都是欲望的满足,就算是让我们痛苦、焦虑的噩梦也是。只不过成年人比小孩子复杂得多,在梦里实现自己的心愿,不会像小孩子那么简单直接。比如想喝牛奶就梦见喝牛奶,想去登山就梦见去登山。成年人的梦,本质上仍然是欲望的满足,不过经常是经过伪装的,这些伪装会把真正的欲望隐藏起来。如果你表面上看不出来这个梦满足了什么欲望,那就说明这个愿望被伪装起来了。

弗洛伊德举了个例子。他有一个女病人,姐姐有两个儿子,但是很不幸,大儿子早年夭折了,这位女病人也因此悲痛欲绝。可是有一天晚上,她却梦见姐姐的小儿子也死了。在生活里,她绝不会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她并不同意弗洛伊德“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个观点。

可是根据弗洛伊德的了解和剖析,这位女病人有一位前男友是一个文学家,可是姐姐却不同意这桩婚事,他俩分手。她心里一直放不下对方,但自尊心和家庭观念又压抑了她的欲望,这种想见不能见的矛盾,促使她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几乎每一次前男友的演讲她都在场,只是为了远远地看一眼。

她大外甥死的时候,很久没露面的意中人来参加过丧礼。所以,梦见小外甥死亡,其实满足了女病人想再次见到意中人的愿望。按照理智、自尊心和道德约束,女病人是不应该见这个人的。所以为了掩盖她的欲望,她在梦里选择了一个丧葬的场合,在这种极端痛苦的环境下,不会有人联想到爱情,人为制造的痛苦,其实是用来掩盖真实愿望的。内容痛苦的梦,仍然可以解释为欲望的满足。

但是老实讲,弗洛伊德的解释,逻辑上能够自恰,但这样一种解释,暗含着一种可以解释一切的论调,这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缺陷。

可是梦为什么不直接实现自己的愿望,非要伪装呢?,下一个重要概念,梦的伪装。

每个造梦者,内部都存在两种精神力量,一种力量构造愿望,并想办法在梦中实现它(这个力量就是后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另一种负责审查梦的内容,它就像拥有特权的审查官(这个力量就是后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它守着意识的大门,它可以决定潜意识中哪一些内容可以进入我们的意识。什么又是潜意识?前面我们提到了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大概意思就是,人的意识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海面的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在海面之下的绝大部分不为我们所知,这部分意识,称之为“潜意识”。梦通过了审查,才有机会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层面,被我们觉察到。

欲望想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层面并不容易。尤其是当这个欲望属于那类一直被压抑、被排斥的愿望时,就更加不容易。它就必须进行伪装,才能被允许进入意识层面。这个梦的审查官具有道德约束力,人的内心有很多不光彩的,甚至自私的欲望,所以一直被内心的道德感压抑和排斥着,被关在潜意识里。为了从潜意识里跑出来,并合理地出现在意识层面的梦境里,这些被压抑、被排斥的欲望会进行伪装。

那么又要问了,梦是如何伪装的呢?梦的隐藏部分是如何通过伪装变成可以通过审查,被允许进入意识的显露部分呢?梦的伪装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浓缩作用、移置作用、象征作用、润饰作用。

第一种方式叫浓缩作用,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印象或经验结合起来,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形象上。

第二种方式叫移置作用,就是把具有重要精神价值的内容转移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就像我们男女交朋友,要交换定情信物,会送一些小东西,这些小东西本身无关紧要,但爱情移置到它上面,就意义非凡了。

第三种方式叫象征作用,就是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弗洛伊德发现,象征作用常常带有性的色彩。人类出于对性的好奇,从青春期开始就产生了对身体器官的想象。被压抑的性冲动在梦里会转化成具体的形象,如手杖、雨伞、蜡烛、蛇,总之棍状物,在弗洛伊德看来,都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官,而如果梦到洞穴、瓶子、箱子、盒子这样的容器,那就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了。(这一点着实不敢恭维,但同时也反应了这是我的“超我”对此观念的否定和压抑。)

第四种方式叫润饰作用。梦从人日常生活经历中取材,又经过前三种作用伪装变形,得到的是几个没有关联的形象。润饰作用就是按照某种逻辑,把这些形象强行编成一个像模像样、可理解的故事。虽然润饰作用的目的是让梦看起来逻辑更连贯、更容易理解,可是事实上却在进一步歪曲梦的内容。

梦的四种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伪装梦,让梦躲过审查。可是经过这么一折腾,梦就面目全非了,在改造和伪装的过程中它丧失了原有的逻辑关系,它很可能看起来混乱荒谬、扑朔迷离、难以理解,很难找到愿望满足的迹象。因此,梦是被压制、被排斥的欲望,用伪装的方式得到了实现。

最后,如何用精神分析法来找到梦的真正意义?尽管有些梦是混乱的、奇怪的,甚至是荒谬的。

我们已经知道,梦是欲望的满足。在简单的梦里,欲望没有受到压抑,不用伪装,就可以直接在梦里实现。这类梦大多数出现在心智简单的小孩子的梦里,随着年龄增长,在成年人的梦中出现得越来越少;在复杂的梦里,欲望被压抑,只有经过种种伪装,愿望才能在梦里达成。所谓的解梦,就是反向解开梦的伪装。就好比脱衣服,其实就是衣服是怎么一步一步穿上去的,我们就怎么脱下来。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材料永远来源于造梦者的经验。从分析的角度看,梦不管如何伪装,梦的素材都可以从造梦者的真实生活经验之中找到来源。在他看来,梦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所以要把梦一段一段拆开分析,这有点像前面讲过的密码法,而不是整体地去看。

精神分析疗法要求病人说出脑中产生的每一个观念和想法。病人要对自己的思想放弃一切批评,病人要说出自己脑中浮现的一切,不能隐瞒一切自己觉得无关紧要甚至于觉得难以启齿的信息。用精神分析法分析梦,就是将梦分割成片段,让做梦者告诉分析者,有关每一个片段的一系列联想,然后分析者再从联想中找到梦的隐藏意思。

解析梦,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梦想要实现的那个愿望。用精神分析法解析梦,总结起来,就是将梦境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针对各个部分展开自由联想,追溯这些念头和想法在真实生活中的来源,然后再找出不同部分的内在联系。

最后我想说,精神分析首先不是说疗法,而是说探索。探索如何更诚实有效地言说那些我们觉得如此难以启口的恼人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如此重视词汇、符号和叙事。也正因为如此,精神分析学的架构看起来更像神话而非科学。我们依靠扭曲的自我诠释来找寻自己在这个混乱世界的位置,而弗洛伊德正是摧毁那些我们用来构建自己历史,特别是孩提时代对自己的扭曲诠释。精神分析法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但弗洛伊德的学说,充分解释了我们对自己的不接受,也显示了我们比自身希望的还要复杂。

弗洛伊德自认为肩负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用理性的自我来控制和主宰本能的冲动,最终实现人的解放,所以,与其说弗洛伊德不是科学家,不如说他是披着心理学家和科学家外衣的世界改革家。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场运动并没有达成他所期望的目标,但精神分析已经改变了世界,成为了西方乃至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以上

李俊

2019-2-23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