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英文原版)》读后感_2000字

(2019-08-23 16:06:17) 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英文原版)》读后感2000字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面说过: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就是看它能否经得起30年的考验。    这本书从1989年出版至今,已经接近30年头仍然十分畅销,足以证明它值得一读。
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流行的一些成功学所传授的一些技巧,实际上这本书比想象的有趣得多。
书中开篇就谈到了我们人做事是有依据的,(书里比较专业,对stimulus<刺激物>进行react <反应>),那么这个依据是从哪里来呢?  我们从小到大,别人对我们做事进行引导,我们利用这些引导去完成某件事,当我们下次再遇到这件事的时候,这些指导就成为我们的依据(书中叫paradigm,以我学数据库的经验,翻译成范式是比较准确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做事的依据,或者说我们的思维范式,是否是正确的呢? 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一些理念是否是正确的?探索这些问题的真相,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观念,改变我们的行为,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这就是本书的核心:范式偏移(Paradigm shift )
要想改变,首先要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就是第一个习惯: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第一个习惯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作者提到的,不是ihave to(我必须)而且i choice to(我选择),里面作者提到了,他的一个学生向他请假,说他不得不去给新生做棒球教练,然后作者就给他指出了,不是他必须去,而且他认为当新生教练比他在他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重要。不要小看这个观念,一个是被动做事,一个从心里上占据主动权,被动做事可能会对翘课去打球心怀不安,但是如果是主动选择则心里也有底气,两者在一样的翘课练新生的情况下,谁更投入和用心可想而知。作者把事情和我们影响力分范围边界:我们关心的,我们能做的。  有些人能做的事大于他关心的,有些则相反。  关注我们能做的,我们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从而到了某个时候,有些以前我们关心的而做不了的也能做了。
相信自己能改变了,那么改变什么?这个就是第二个习惯: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由终至始)   想象你死后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然后想想如果现在的话他们会怎么评价你?  始终记得你是你希望他们评价的那个人,从而衍生出要成为那样一个人所需要的条件,对比现状,就能明白我们需要改变什么,需要做什么。
那么,怎样改变? 这个就是第三个习惯: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  我们日常中的事情可以分为四类:紧急且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紧急且重要的不用我们教,我们的天性就会优先处理,比较流血快挂了之类的事。重点在于,我们常常忽略重要不紧急的事,而转身投入紧急不重要的事中。比如,提升一项专业技能,这种常常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如果我们当前的技能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我们常常会把精力放在一些紧急不重要的事上,比如你老婆把水煮沸打电话问你下一步要放什么。  所以要事第一的重点就是,想象一下,有什么事如果你做了,对你有利的改变非常之大,然而你却因为它什么时候做都可以,常常弃之不顾?提升它的优先级,马上做。  关于如何做,作者也有个建议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以周为单位,做计划。日计划弹性太少,当遇到突发状况,我们往往实现不了我们的计划。而月计划或者其他计划又反思和反馈周期太长,不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行为准则。
前三个习惯,都是个人胜利(Private victory ),只改变自己,是个从依赖别人的指导到独立思考,自我改变的过程。 而后四个习惯,则是从个人独立思考到团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也就是从dependent -->independent -->interdependent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公共胜利(Public victory )
公共胜利的第一个习惯,也是书中的第四个习惯就是:think win/win(共赢)  这个要求我们在日常合作过程中要想想,是否存在某种方式,对大家都有利。作者并没有一棒打死其他思维方式(比如lose/win,有时候我们会牺牲自己,来满足我们所爱之人),有个点很重要,就是integrity(思行一致),你不能想着共赢,然而做事却变成win/lose,或者其他,有事如果没有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宁可不做。
第五个习惯是: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and (先理解对方,然后努力让对方理解自己)这个原则跟其他成功学书籍并没有太大出入,有个重要的点就是,所有一切都建立在诚实互信的基础上,所以在没有可靠沟通的环境基础上,比较难做到互相理解,所以有时候要先回到个人的三个习惯,成为可靠的人,这里也体现作者跟其他成功学不一样的点,作者在书中经常提到contribute等和人类良好品格相关的词,他认为一个人的良知是成功所不能缺少的,以良知为指导,总不会错的太远。
第六个习惯是:synergize(合作)
配合别人的工作,即使看起来对你没有任何好处,配合别人,别人也会配合你,即使真的遇到了对方不配合,旁边的人也会认为你是可靠的人,你的信用银行额度会大大提升(这里的信用银行概念推荐看书研究一下)
第七个习惯是:sharpen the saw (更新视角)
我们所遵循的原则,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应该得到及时的更新。作者的例子是,树砍多了斧头会钝,这时候磨斧头比砍树有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时常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保持一个好奇心和自我反省意识。
总之,五星推荐这本书(建议跳过前面80页左右的赞美废话,直接从正文开始)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