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趋势红利(免费阅读版)》读后感_1200字
(2019-08-13 13:41:21) 读后感 -
《趋势红利(免费阅读版)》读后感1200字
又是体量小,又是免费,所以心理难免对其有些轻视,可是平心而论,四星感觉有点低了。
正好和之前那本杜子建谬论集对照着看。都是对于营销、创业、互联网转型…等热门领域,比较犀利、另类、独辟蹊径……的体悟与解读。相似的领域(我等外行属于把通信、网络、互联网…等统统认为是IT行业),追求个性的视角与观点,让刚刚艰难读完老杜的我始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是阅读体验又有明显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读老杜感觉像自己这个北方人去喝粤式早茶,一下子端上来十几个小蒸笼,却不知道揭开后里面是想吃爱吃的虾饺、肠粉、烧鹅、蟹黄包…还是不爱吃不能吃的乳猪、叉烧包……当然,也可以换做另一种文艺些的经典描述:就像一盒什锦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口味。
而读本书则感觉真正是在读一本“书”,不说像高大上的西餐那样前菜、头盘、主菜、沙拉、甜点…这样煞有介事、B格满满,至少也像正经吃顿中餐一样,凉菜热菜主食和汤…有个次序和呼应。尤其看到最后,不仅每一篇文章各自起承转合,这十篇总体还是“避免创业转型陷阱”的系列文章,不同的角度与侧重,使得回头再粗略温习一遍又能有些额外的收获。
趋势、潮流、风口…之类的东西,恕我等普罗大众既没那个眼光也没那个高度。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叫“趋势红利”有些名不符实,也许趋势确实存在,但是所谓的朝阳行业也不是没有门槛谁都能弄潮一把,更何况作者做出了明确的结论:互联网的磁吸效应必将导致行业寡头的产生,所以这个“红利”到底和老百姓有什么联系尚需存疑。
不过从具体细节看本书仍有足够收获。像星巴克的APP就是,原本是一个应该比门店这个传统形式更需要及时反馈的渠道,却外包出去成为一个平添数个环节、延误许多时间的项目,都不用说“用户体验”这种相对高端的要求标准了,连最基本的通畅都做不到,“死路”一条,那结局还不是“死路一条”?
而面对大学生创业,把父母的资助视之为风投,就一下子让双方抓准了彼此的定位。要么先打工几年,收获所需的技能经验人脉和第一桶金,要么就引入风投对等协商,(不管是崽卖爷田还是“公仆”替广大人民“交学费”,本质都是不要脸耍流氓。)区别也不过是优先投资有限责任和优先退出权这点区别而已,像投资顾问、基金经理这样借助别人本金挣自己佣金的角色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转移财富弄个穷庙富方丈呢,父母也不能无限制地为你的头脑一热买单不是?
另外印象最深的就是风投的赌博性了,大浪淘沙然后是沙里淘金,淘出来的金子还需要千锤百炼和精雕细琢呢,对某个人某家公司来说,完全是介乎九死一生和十死无生之间的事情,有点不是零但无限趋近于零的意思。用老话儿说就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揍”,仰头望天眼里只容得下盖茨乔布斯或马云王健林,那无异于掷骰子时一门心思押“豹子”,还不如用左轮手枪装五发子弹玩俄罗斯转盘,至少希望能占到六分之一。
一本给人惊喜的小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