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美丽新世界》读后感_1700字
(2019-08-29 09:48:29) 读后感 -
《重返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700字
《只有学会反省与思考,人类才有希望》
评#2018NO.6# 阿道司·赫胥黎的《重返美丽新世界》
◆对现状进行反省,对未来进行思考
>> 1932年,赫胥黎出版了《美丽新世界》,貌似欢快的笔触预言了一种看似温和的极权社会,实则在思考人类命运。时隔20多年,他又出版了《重返美丽新世界》,更加清醒地预感到极权社会的出现,并对这个未来的极权社会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把《重返》当做一篇学术论文《论现实社会人类自由所受之威胁》,头章提出论点,后续章分开剖析以支撑论点。后几章可略读。)
这些问题即便今日也未能完全解决,甚或有加剧的趋势。这促使今人对现状进行反省,对未来进行思考。只有人人都关心这个世界的气候、政治等,才有可能解决其间威胁人类命运的问题。如果没有反省与思考,任邪恶、恐怖和罪行临在别人身上却不去声援,终有一天那些邪恶、恐怖和罪行将会临到我们自己身上——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未来,因为未来就源于当下(见译者序)。而只有学会反省与思考,人类才有希望。
◆谈社会责任感
>>去年看肯叔世纪三部曲的一个很大感受就是西方普遍认为一个人名气越大,地位越高,社会责任也就越大。这可能和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培塑(《理想国》等必读书单)等不无关系。当然,有些时候这种社会责任可能会被绑架,被裹挟,甚至为恶。2年前的今天,加拿大新闻称加拿大儿童保护机构(childrens aid societies, 简称CAS)接走孩子后,这些孩子的后续情况很不乐观。很多居住在寄养家庭、儿童院、司法设施或精神健康治疗中心的青少年,每天都活在暴力之中,对生活完全没掌控权。新闻称CAS“职员看似随意利用拘束的手段管理青年行为”,有时只是出于他们心情欠佳:“任意施加惩罚,加上职员的行为并不一致,令许多居住院舍的年轻人均感到不安全。”初期的CAS应该是好的,但在品尝到一些意外的利益甜头之后,利用头上的责任“加持光环”为恶,更从反面说明了名气越大,责任越大。
>>今年年初,陆续看了反乌托邦三部曲和《重返美丽新世界》,按着其中隐含的线索又去追《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理想国》。。。不禁在想,以《理想国》为基础,之后西方多少代人陆续构架了影响颇深的哲学与文学。正义与善,极权主义,整体主义,黑格尔,逻辑论证。。。记得前两年看《分歧者》三部曲,看到作者20来岁写出这么有深度的作品,很是赞叹不已。现在回头看,也是从理想国化身而来。其实我想说的是,从幼时的耳濡目染环境熏陶,西方更多地教育孩子要承担责任,要思考未来。相较而言,我们更多的教育是侧重于成绩,侧重于如何把自己的小我过好。《礼记》有云,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孟子》 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都没错。小我都做不好如何完成大我呢?(此处勿喷,这两边怎么讲都可以,辩论都能辩)我觉得吧,一方面提升自己的素养,另一方面引导教育下一代多以国家、社会、人类命运为己任,逐步完善小我的过程也成就大我。
◆ 重返美丽新世界
再回到《重返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自由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包括人口统计学的、社会的、政治的、心理学的。人口的膨胀(对资源的压迫)、组织的膨胀(政治、经济力量日益集中在少数权贵和大公司手上)、非理性的意识形态宣传(在独裁者的武器库中,大众传媒是“最生猛的武器”,而娱乐化的世界则让大众好比患上毒瘾)、“群体毒药”(乌合之众失去理智的力量,失去道德抉择的能力,他们习惯于被人教唆,终至失去判断力和自主意志)、商业宣传(满足大众的欲望,甚至小孩子都被蛊惑了)、最先进的洗脑术(包括了高级的条件反射技术、“潜意识投射”技术、睡眠教育法)以及化学药品(制造一个躲避现实的幻觉的天堂),等等。
那么尚有可为否?
赫胥黎说:“我们中的一些人仍然信仰自由,因为没有自由,人将不成其为完满的人,自由因此而珍贵无比。或许,目前威胁自由的势力确实太过强大,我们不能抵抗多长时间,但是,只要一息尚存,我们仍需尽一身之责,竭尽所能,抵抗到死。”
这是一个思想者发出的最强音,这个最强音应该鸣响在每一个热爱自由、热爱人类的人的耳边。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