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澜旅行食记》读后感_1200字
(2019-09-07 16:57:33) 读后感 -
《蔡澜旅行食记》读后感1200字
看到同类型的书,总是不由自主的会比较,同是有关美食的书,我就觉得这个作者写的不如汪老写的好,汪老的文字温暖有感情,字里行间透露着汪老对生活的热爱,对食物的敬畏,对往事的追忆。这个作者呢?说句不好听的,似乎都是在显摆,显摆住的酒店高级,显摆有钱吃好的东西,显摆自已走的地方多,认识的名人多。不仅显摆,还有广告,还有哈日哈韩,还有对祖国大陆的不了解。总之,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本好书。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在路上”,是我觉得写得最差的一章,所有的旅程几乎都是在记流水账,写的美食不具体又不专业,总是在用好吃,不好吃来形容。商业气息太重,总是在推荐商业街市,没有旅行寻味的那种感觉。第二章“饮食话题”总算是看出了美食家的一点功底,毕竟不是浪得虚名的。其中作者对健康饮食的观点让我觉得挺好的,不要拘泥于吃什么健康吃什么不健康,什么都吃一点,什么都尝一下,试一下人间百味,自然就有了人间美味。第三章“电影与女人”在我看来,纯粹是凑字数凑书本的厚度的,不仅完全与美食无关,甚至文字也不精炼,读起来索然无味,跟第一章的流水账相比,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关于食物,爱吃的人都知道吃野生的,吃自然的最好。作者的观点是让我们有钱就多花钱去吃点野生的,吃自然的,他没有提到大家都这样去吃,还能吃多久?他自已也说以前他吃过什么什么东西,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很多鱼已经没有了,很多肉已经不是以前的味道了,很多蔬菜都没有以前好吃了。他的办法就是大家多花钱吧,花钱吃没有钱的人吃不到的好东西。没有钱,或者舍不得花钱的人,就吃差的,喝水龙头的水,有钱的,就喝亿万年前形成的冰川水。看书看到这里,只会让我对这个作者越来越不喜欢。
百度了一下作者,原来他只是祖籍是中国的,出生地与成长地都没有在中国,他应该是对中国了解很少的,成长环境影响了他的性格与口味,他在日本读书多年,所以他喜欢日本,推崇日本的文化与饮食。从书中可以看出他喜欢韩国,韩国的东西他都认为好,他详细的告诉我们韩国人如何吃牛。但是在我们看来,论吃牛,韩国人如何比得上中国人?从街边牛杂摊到全牛宴,丰俭由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管富豪,都可以品尝到这一美味。从潮州牛肉丸到高原牛肉干,智慧的中国人把美食从果腹到流传。不仅保质,还便于携带。还有所谓韩国的部队火锅,光是看文字介绍,就已经倒胃口了。同是为了吃饱而创造的火锅,重庆的码头纤夫吃的麻辣火锅,就比韩国的部队火锅更有想法与创造力。
每个人心中最好吃的食物,都是家里做的。几乎所有的美食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此书作者也提到了这点。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美食与爱是并存的,心中有爱,做出来的食物才美味,所以妈妈做的饭菜在孩子心目中是最好吃的。在我看来,最好的美食应该是用平凡的食材,做出简单的美味。尊重自然,尊重食物链,保护生态,才是一个美食家应该有的态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