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8 10:46:51) 读后感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读后感1400字

中国自古是一个诗教大国,但这种诗教与美育,已随着历史长河从明流转入暗道,只是开启童蒙,实践一二,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便成为一种朦胧的碎片记忆。每当我们面对自然怦然心动时,依旧万千思绪如鲠在喉,只会说“美啊美”的,却再也说不出一二。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返历史长河,去看一下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用诗来释放自己的。
诚然,这段话不是出自我自己,是这本书序言的文段。当然,我也正是因为这个,才选择了这本书。
作者选取了诗经中为人传颂的几首经典,而后充分的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和韵味。就我而言,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很多之前不明了的道理和暗喻。我在这方面懂得的知识不多,所以很难和作者达成共识,毕竟作者写的深,而我懂的太浅。所以在看这本诗经注解的过程中,我会相对吃力些,看完后也只是对诗经略知皮毛。但是幸运的是至少我看了这本书,也算是对我薄弱的这方面略微加强了些。毕竟通透诗经是需要一个艰苦过程的,而这,只是我在学生时代初步学习以后的一个开始。当然,我也不打算潜心钻研诗经,但是至少,我因此略知一二,也好。
人走茶凉,这个词,本身是不怪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茶凉了,这很正常嘛。但是如果人还没走,甚至还在继续给茶加热,茶却骤然像是被放入冰块,那就很悲哀了。我虽没走,茶却冰凉,我若要走,宁为玉碎。
感觉自己很拖延啊,记性也不好。借来的东西搁置了很久迟迟没有归还原主。这样特别容易被理解为不守信用啊。再这样下去,恐怕要收到很多友人来自心底的芍药花了。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对于篇幅后面的背景故事没有讲的很透彻。作者是参照诗文,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抒发了自己对于社会论,家庭论,生活论的理解和感悟。
三月三。以前未曾听说这个节日,今天也算是被科普了。上巳节,看名字却不觉得什么,谁想是一个如此浪漫奔放的节日,牵线搭桥,男女会合,堪比七夕了。只是七夕比较单纯美好,可能三月三就带有目的性。为何现在的人儿慢慢的不过这个节日了,可能是现在的男女门在每个有缘的日子里都可以相约,不必等到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了。
最终的爱,一定是把情欲固定在一个倾慕的对象上,并因此而温暖自我的生命。这句话很纯也很美好。
通常,人在痛苦时会写诗,会觉得时光难熬。在欢乐时就不太写东西了,而是沉溺在享受中,且时光也过得飞快。这是里面的一句话,深得我心,因为我就是这样。之前过得不开心的时候就喜欢自己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只有我自己能够深切体会。但是近期都没有写东西了,可能真的是因为最近过得比较安逸,况且每天的日子过得大体相同,所以确实没什么好写的也确实没有想要写东西的心情了吧。
乞丐并不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这,就是人性,因比较,而幸福,或痛苦。这句话有点道理。就像我现在,不会去想别人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多少,只觉得别人在同等的条件下得到了什么而我却没有得到,因此而懊悔难受。我觉得这样很不应该。有考虑这些的时间,不如把自己的实力调上去,硬性条件充足了,其他的便也不会特别在意了。也许,你心心念念的,别人不以为然呢。
看到后面发现是诗经的原文译文和注解。本来不想继续看下去的,但是感觉到译文真的十分美好,而且注解也能够帮助我了解到更多我不认识的字词。挺喜欢这本书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