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读后感_800字

(2019-09-30 05:41:13) 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读后感800字

花了12个小时读这本书,一开始不明白什么格物致知,读起来费劲,一度想要放弃,却很庆幸我没有放弃。
前期,王阳明少年聪明轻狂,血性男儿希望建功立业,不愿按世俗的套路走科举,广泛涉猎军事政治,道家,佛家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在世俗的大义中冲冲撞撞,不得法,最后还走了科举套路出仕为官。初入官场得王阳明开始了他不断探寻心学不断请假的官场生涯,后因直言进谏先入狱后后造流放龙场,而这里就是伟大心学的诞生之地,也是王阳明登上伟大思想家的舞台。
中期,王阳明历经牢狱之灾,流放期间大悟出了心学,心即理,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按照自己的良知指引做正确的事,知行合一。后来被派到江西剿匪,他利用的也是心学,按照良知的指引,虚虚实实,攻心为上,用兵如神,能招降的尽量招降感化,不能招降冥顽不灵的,是良知已完全被屏蔽,只能消灭,很快速的平定匪患,平定宁王之乱,建立了伟大功勋,虽遭遇不公待遇,但对当时心境超脱的大师来说都是身外事。
后期的王阳明真是让人心疼,身患重病却还得前往广西平乱,依旧没有高层的奖励的认可,拖着病体制定的治民方针也是石沉大海,请求退休依旧遭拒,甚至病死他乡,也是心疼啊!如果不是有心学支撑,面对这么多的不公待遇,他估计更早就魂归故里吧!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的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去外界寻找的,说话做事按照良知的指引去说去做。有善有恶心之体,无善无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而人生在世,存在的诱惑很多,名利,如果没有去除恶的欲望就会让良知蒙尘,当良知被彻底遮蔽的时候,就无可挽救了!所以在现实生活我们也不停的听心的声音,存善去恶,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修养,虽然知易行难,但一天天努力一点,一天天进步一点,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