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_1300字

(2019-09-17 12:05:48) 读后感

《孤独小说家》读后感1300字

从高中开始就不会写题目,几年前的习惯如果没有改变,与其写一个凑数,那就让它永远空着吧! 第一次读孤独小说家是在一个飞往重庆的夜晚,山航难吃的蔬菜片与不明味道的橙汁令我昏昏欲睡。一旁的友人早已睡成一坨,我却很享受这种氛围,难得可以远离喧哗,逃离电子辐射,静下心来打开一本纸质书,嗅刚拆开封皮的纸的墨香,这才是书该有的味道。可惜飞机降落太快,未能读完,于是今日将剩余的一口气完成,感慨万千。 孤独小说家原名父与子,正是耕平最后一幕获得直本奖的那本书,写的就是他与儿子两人由新卷鲑鱼、盐渍鲑鱼子、芝士蛋卷配蔬菜浓汁、吐司面包等耕平的拿手好菜组成的生活,简单而平淡,唯一的主旋律就是对亡妻的怀念。耕平怀念他的亡妻,一切都在四年前结束,即使他知道了什么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耕平需要事实,即使伤到体无完肤也无所谓,如果不去了解,耕平和久荣这个女人之间的相遇、结合便没有意义。找不到事实,找不到亡妻死亡的真相,就像他经常抬头看神乐坂的天空,没有云朵也没有星星,天空澄透的得如同深蓝的亚力克版一般。他的一半灵魂也是澄透的,但另一半是隔着蓝色的薄暮,他的忧伤、他的开心、他的一切仿佛都是一半的而不完整。 而本文的文笔也是带有一半的淡淡的忧伤,这种孤独感并不强烈,即使是香织要跟得了重病的男朋友结婚而和他告别时,即使是第一次入围直本奖而与之擦肩而过时,都没有感觉到那种按照常规剧本描述的那种孤独,最多有种挫败、失望的感觉。可就是这这种一半的忧伤中,石田衣良巧妙地将耕平与小驰的单亲生活描写的很有生活气息而不失趣味,于质朴中表现洗练,令人看到希望而不会绝望。可能真正的孤独不是那种只有纯粹黑暗,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日复一日,磨平了自己的存在感,磨灭了梦想,如行尸走肉般或者换句话说,缺乏意义的活着,这或许比纯粹的黑暗更加不幸吧。我并不知道耕平是不是无意义,直本奖的执着?不是唯一理由吧,照顾小驰?孩子或许只是他坚持下来的勇气。或者说,为弄清楚亡妻的真相,即使令自己遍体鳞伤,也总比行尸走肉强吧。 耕平遇到过三个女人,第一个是书店的文艺专柜负责人香织小姐,无奈最后因为不愿抛弃重病的男友而跟耕平告别;第二个是酒吧的女招待员椿,三十岁而玲珑有致,也是主动吻过耕平的女人,正如一半的孤独感那样,耕平与椿也是一半的爱情,或许有缘或许无缘;第三位是喜欢已婚教导主任的高中女老师奈绪,书的最后耕平得直本奖后,她与椿一同出现在耕平面前递花,而耕平却以构思回答记者的台词而选择一个人安静。这三段感情,或许只有第一个超越了一半的爱情,而又仓促的结束。对于椿,应该知己成分更多一点,对于奈绪,应该倾诉慰藉多一点。 孤独小说家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或许有人不喜欢它的平淡,而石田良衣难得可贵的就在于那种平淡中的温情,质朴后的洗练,读到耕平获奖时,那一半的孤独感淡去了,而是有了灵魂充实的欣喜与砥砺前行的力量。 最黑暗中、最绝望的时候,正是你离梦想最接近的时候。 你只需要再站起来一次。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