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7 18:59:11) 读后感 -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1300字
本书算是袁了凡的个人小传,从听天由命到命由我作,富有己求。从改过之法到行善之方,再到谦德之效的人生历程。了凡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为后人讲述了要把握命运,出人头地,事业有成,家业昌盛核心行善。今世的果,是前世的因。今世的富有,是祖宗积的善德。所以可以算是一本成功励志之书,但又处处提现佛家,道家,儒家为人处世哲学。至此人要成功,我们老祖宗早就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秘诀——博大精深国学。所以那些外来的成功学书籍,了解就好,真正要研读的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国学精华。
1.贵人相助
了凡的一生之所以能改变,得益于高人指点,所谓有贵人相助。这个贵人也许会主动到来,但更多的是自己求得。贵人有智者,有诤友,有一本好书的作者,当然也有自己的醒悟。了凡最先在慈云寺遇到的老者精通易经,能算出人一生的命运,细到生活的点滴,我认为这有点浮夸了,也许是作者为了深刻讲解命运虽由天定,但人作也能改之。遇到贵人,前提是我们有所作为,有所顿悟,有识贵人的眼睛。不然贵人就在眼前,你却熟视无睹。孙悟空思之师傅敲他三下,关正门而走,便能觉悟到三更从侧门而入求道之贵。
2.改掉恶习
改变命运很重要的是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坏习惯作者说须有三心:耻辱心,敬畏心,勇敢心。有耻心,不愿做下贱的事;有畏心,害怕报应而不敢造恶;有勇心,能知错即改。有耻心和畏心,人能懂得惭愧,能遮止恶业增长;有勇心,精进改过,日日会有进步。所以,具足耻、畏、勇三心,罪业会马上消融;不具三心,罪业会越结越厚。人因“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所以时常反省,孰能无过,过则改之,也是大丈夫也!若过而不改,因循守旧,一生庸庸碌碌在恶习的笼罩下度过。
3.行善积德
训中最核心的是行善,行善行的是善心,是心田,而非善物。行的是善内,而非善外。求外必先求内,内指修心养性,存善心,利他心,恻隐之心等,内在修成了,外在也就水到渠成,自然天成。天然有善心的人,就算没善成也是功德无量。有善心的人不在乎物质多寡,就像你把手里仅有的10块钱捐给需要救助的人和亿万富翁捐出的一万元,善心无价。
4.有效行善
行善积德也不是肆意滥善,有的人行善也许没有好报,那可能是行善不对。所以了凡给我们说“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要掌握正确的行善必须有分别心。也给我们提出要行的善事列举十项“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后又说“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善事太多了,可以从这十项慢慢推而广之。
最后列举历史行善积德而善有善报的大量例子。让我们更加深信正确的行善,会带来人生的幸福美满。
变坏在一念之间,做好需一生行善。好好看书,好好感悟,好好说话,好好做事。行善积德,功德无量,天必佑之!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