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红楼梦(上)》读后感_900字

(2019-09-24 06:14:16) 读后感

《红楼梦(上)》读后感900字

每天凑些空也竟把这上册给看完了。

  • 版本:  我是一边看白先生的《白先勇细说红楼》一边看这个《红楼梦》。据白先生说,来看这个书的版本倒像是程乙本和庚辰本的结合。我个人可能也是因了白先生的缘故还是更偏爱程乙本一些。  庚辰本是原始的摘抄本,几乎只字不改。而程乙本则像是修改几遍以后的曹雪芹版本的。相必是情节和性格更契合。
  • 情节: 红楼梦的妙处也在于日常的生活(如:生日、节日、省亲、来客等)的一连串的描述,平平淡淡中突出个人的性格以暗示的命运。也在平平淡淡中埋下伏笔,也借很多旁观者的眼光去评价贾府和贾府中人,比如冷子兴、赖大妈妈、赖大等等。他们冷眼旁观而且对贾府的过往今昔都熟悉的很,借他们的口说出来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平淡中,不仅突出宝黛爱情这条主线,也突出了贾府兴衰这条线。不仅写上层人物如老太太、太太们、奶奶们、姑娘们和老爷们、公子们之间的高端生活,也降入凡尘写下层底层的佣人之间的感情、琐事、利益等。
  • 思想:  将儒释道的思想描述得淋漓尽致。之所以用“描述”这个动词不用其他的。是因为他只是客观地写,并没有倾向于哪种思想好哪种思想不好。这一点中肯和不偏不倚是难能可贵的。  其中,贾母、贾政、宝钗等是儒家的代言人也是忠实的守护者。
  • 人物:  人物的刻画可真真是无话可说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刻画不同,都会在关键的时刻给上几笔,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了。  也有不少一类的人物,如黛玉、晴雯等是一类人物(感性、孤傲、有才),而宝钗、袭人等又是一类人物(理性、会说话、能讨贾母和王夫人欢心等)。以晴雯之死暗示最后黛玉的下场。  描述人物,有的是出场就描写样貌性情等,有的是借别人的眼来描述人物。  有的是只开头点一下,于关键的时候再用别人的眼来突出或者暗示。
  • 处处合伏笔,细节也无累赘。总会在后面的时刻对的上号。我不叹宝黛相爱却不得相守,也不叹宝钗虽贤惠通情达理却活守寡,也不叹贾府盛极一时却衰败而落。书中所述,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他的可爱之处,这才是人世的精彩呈现。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